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梦红楼4

(2022-11-11 15:44:07)
标签:

解梦红楼4

旅游文化

诗词文化

文化采风

颐翁诗词

分类: 解梦红楼
解梦红楼4
旧作重发

             解  梦  红  楼    

 

    这红楼梦,一直到第五回才有那引子词曲出现。即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解梦,自应从此开始才对。新版电视剧也是以此为发端的。可旧版的主题曲,却是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究竟那个更好些?从解梦角度看,似乎新版更好些。她忠于原著的安排,没有指明金玉为何人何物。而从欣赏角度看,则旧版是开宗明义,明确宝黛关系和结局。其实就红楼一梦,与黄粱一梦的谐音的整体来看。本不只于宝黛。其中钗黛,以及三人之外的各节,是悟情悟事悟物悟无(空)等等,多有完整的故事。

  尤其是,红楼梦引子,到第五回(悟慧,无悔,误会)才出现。说明非一人之笔所作。而是几经多位高人修改,最后成如今的百二十回本。这不是千古绝唱《红楼梦》的悲剧。而是沙里淘金之幸。尤其是高鹗的本子。基本符合原意。也许高鹗是看过全书草稿。起码是对全书未曾完稿的部分,他是看过的。或许本身就不是续写。而是呕心沥血地整理,修改完成的。所以,百二十回的后边,也是五回的扣题之笔。真真的是,起之于五(悟物误无)完之于五(悟物误无)而这物,又恰是王夫人设计的唅玉之说。王则是十二合起来的。王夫人因子唅玉而得子,得宠,也自为此而操劳,并自食其果。当然这王,也包括了四大家族里边来的,王熙凤其人其事。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专门指出红楼梦是宝黛的爱情故事。因为他早已大大超出两个人的爱情范围。宝玉与袭人,与熙凤,与可卿,与晴雯,与金川····等等等等。都是各种各样的情爱关系。何止于黛玉及宝钗?所以才有诸多索引派,认为这宝玉是指清初的几位皇子和小皇帝,或指宝亲王----乾隆自己。

    开辟鸿蒙鸿蒙,何止是一种浑沌、朦胧状态?谐音红梦或梦红也未可知。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自是那排遣滥性之托词。那顺治----福临的出家之谜,爱情之谜的种种传说,岂是宝黛钗三角可以解释的?在王公及富家子弟中,似乎无所谓真正的爱情故事。只有情种秦钟,情终,情塚即葬花之塚)而已。就如那风月场所里的海誓山盟,切不可认真对待。所以说宝玉是鲍鱼,好吃好看又值钱。可就是不能嫁给他一起过日子。因为他,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伯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恰巧那贾琏与鲍二家的勾搭,也姓鲍。可见都是鲍鱼。可惜那王熙凤嫁给了此等鲍鱼,真真的悲哀。说到此,我们还是回到解梦红楼的主题,反男权主义上来。这本书中,最高权力者,就是贾母了。贾母一死,则有了塌天大祸。最高行权者,当属那位泼辣货---王熙凤了。她一倒台,也立刻树倒猢狲散了。足见那些须眉浊物们,没有一个是中用的。未来世界,当然自是平权,而后为女权世界。现在在美国等国家的服务业,男性已超过女性。不信您在飞机上仔细观察一下。男性的主动攻击性,必须得到强有力的遏制,方才有这世界的安宁和繁荣(所指宁荣二府)

  金,不必是金钗雪里埋的薛宝钗;玉,也不必是玉带林中挂(卦)里的林黛玉。金玉相配,就一定是最佳搭档?木石似乎才是最佳的建筑主料。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那要看情为何物,种指何种。如果只是滥情滥性,情种,则俯拾皆是也。

  所谓情字何其重要,当是彼此珍重的情,才重要。所谓鸿蒙便是情,乃大谬之说也。演绎红楼梦,似乎也无需从那个滥情的情字入手,所谓“宿孽总因情”真真的是滥情之情也,又何必问谁为情种?那贾赦,贾珍似乎比宝玉更是痴情于女孩们的。这情本是滥性的,无常的。是虚是实是空?当真去想去看去做,是谁傻?谁愚?当然是那痴迷者迷情者也。因此上,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是一部谜局与迷局,说梦与解梦同在的迷茫之作,迷梦之作,情悟之作,佛悟道悟人悟之作。谁也不可能从中找出真情,找出真真的治世良方。 倒是那石兄自己说出了实话。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

    可惜,曹雪芹自比石兄,却不是石兄。而是演绎红楼梦境的芹哥,卿客,可卿,客卿而已。虽身世与宝玉有相似之处。但天下相似之物正多。这就难怪少红导演说,一人一个红楼梦了。那贾雨村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又何尝不是自诩?更有那“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颦颦”二字。可是其几回头的频频?频添其愁的频,与颦颦谐音。可见这性情中人的性情,不易太频耳。颐翁有诗叹曰,

        解梦楼红人几许,几许红楼梦解篇。

        篇篇解梦偏偏解,偏解多多梦多缘。

        缘多情解无情梦,情梦无缘解何难。

        难解红楼梦解各,各解楼红梦自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的高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