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众福祉
展望本世纪二十年代 5
普惠意识是人类群体生存文明发展的基础。各个群体群域无论大小虚实,首先需要树立普惠意识。大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小到各个家庭。人类生存的前提是彼此宽容包容互敬互爱举止文明。但现在这个世界,截止2018年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有197个,地区有36个。彼此之间争端不断。虽然已经有了联合国和诸多国际协调组织。普惠意识都还十分淡泊。何时能够达到互谅互让,相互包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状态。似乎不发生世界性战争已经够意思了。各个核大国,有谁率先裁减核武库?在此形势之下,我们还不得不以提高自己本国民众的福利福祉为第一要务。当然我们不能学美国搞美国优先那一套。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减少无偿援助项目和资金。否则,老百姓会有怨言的。这一点必须提醒精英们。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7亿。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8.2%。这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最大的贡献了。如何让祖国人民都获得普惠,让他们对未来的普惠充满信心才是真格的。
普惠,首先就要提高发展质量,放缓发展速度。把方方面面的竞争放到第二位。把公平放到首要位置。其实这并不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后,关键是实现普惠性的政策。如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普及义务教育,缩短劳动时间,增加休假时间等等。这些都必须及时提到管理日程上来了。现在已经不只是让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的问题,是需要实施适当预付一些工资的措施。比如先预付半月或20天如何?诸多劳资两利的措施都应当写进劳动法。包括分成奖,提成奖,职工入股分红等等。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实施颐翁提出的外缘成本法。其实改革之初,颐翁就曾在基层搞过分包提成等等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实验。不要以为外缘成本法只有在全面实施会计革命体制之后才有可能实施。外缘成本法是在管理会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转化出来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方式方法。
如何在我国全面实施普惠型的各种经济政策,还需要展开方方面面的企业经营理论探讨。有了企业经营管理普惠政策基础,才好推而广之,在全社会更多领域展开普惠政策研究制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单位率先施行起来。但也不要一窝蜂式的搞所谓以点带面去推广。或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等。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搞大哄大嗡大吵大闹。中国这么大,地区差别,行业差别十分大。反倒是落后的偏远地区民众福利应当率先高一些。这样才能鼓励一般群众到那里去工作。小康实现之后不是要普遍搞锦上添花。而是要多搞些雪中送炭。有高薪高福利待遇的要逐步降一些。劳动艰苦,地区偏远和困难的地方,要改善劳动条件,逐步提高福利待遇。那才是脚踏实地的普惠政策。颐翁有诗叹曰,
民生普惠增福祉,福祉仁人义诚心。诚心乐友临天下,天下太平赋诗吟。
诗吟赞赏千秋景,秋景春游冬夏琴。琴棋书画真君子,子鼠庚辰护黎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