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宝盒2020总结の“三十大”
(2021-02-26 11:38:44)分类: 流年随笔 |
【2010-2020】十年の十大原创工作
1 月饼宝盒
2 笃实求是
3 图解景观
4 空间机制
【出处】《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手法》(2020)03讲【释义】空间机制是在特定的景观规划设计对象中,特定空间格局与特定功能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书中记为y=f(x),目前表达为:F=L(S),将y替换为F(function),即景观功能;x替换为S(spatial pattern),即空间格局;f替换为L(landscape planning & design的语境),即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因果关系【价值】该概念揭示了LPD研究中最深层的问题:“景观”作为地表空间系统,对其中“空间规律”的认识与“空间机制”的应用是关键。从而,提出空间系统、空间规律、空间机制、空间因果,空间变量、空间为果、空间为因、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等概念工具,将LPD确立为一门“空间科学与规划设计技术”。
5 生态打底 人文造境
6 OPT匹配
7 LP知识体系
【出处】《月饼宝盒管理文件汇编(2020修订版)》“月饼宝盒研究生知识体系”【释义】LP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呈金字塔型结构,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通识层知识,中间层为基础层知识,顶层为特色层知识。“特色层”是LP方向研究生进行个人研究需要专精的领域,是进一步聚焦个人研究方向的学科分支,包括6个:LP科学理论、LP专项实践,LP历史与遗产、LP评价与感知、LP工程与技术、LP管理与法规【价值】首先,明确了研究生培养的知识指向性;其次,引出了围绕LPD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研究,进而提出“GBH25多学科体系”“LP知识三分法”(规范性、实质性、程序性)等思想。
8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出处】2015、16级硕士论文第2章“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2018)【释义】分析框架是一组变量间逻辑关系的结构化呈现,是对主要变量之间逻辑关系与分析顺序的揭示。它是建立在理论体系基础上的,其作用是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工具和技术路线,因此是将理论工具化应用的桥梁【价值】首先,标志着团队开始重视“基础理论”在博硕论文中的作用,即“基础理论的选择与应用”(研究方法论)作为博硕选题与研究的最核心工作;其次,引出各类“框架工具”的重视与开发,如丛书的“写作框架”TPC、TCM、TAC、TSS,又如多学科自身的“知识框架”与“学科知识应用于LPF的”应用知识框架“,以及博硕论文中的“写作框架”“研究框架”“概念框架”“理论框架”等区别与联系等讨论。
9 LEPD医院
【出处】2019年博士沙龙讨论:如何将现实中的生态问题,精准的送入“医院科室”有效诊治?【释义】LEPD是专治“生态病”的一座大医院,有精细化的“医疗科室”来对应治疗各类“空间生态问题”。该体系包括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程序,以及“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两科并行的架构。LEPD医院的诊断程序包括:就诊启动、初诊判断、检查确诊和开药治疗4个步骤。LEPD医院科室划分中,临床科室是按照景观类型进行划分的,医技科室则主要包括检查科、病理科、药剂科。其中,检查科负责对患病空间进行分析、指认与表述,病理科负责分析患病空间的致病因素,药剂科是指最终采取的空间治疗手段【价值】为LEPD确立了社会角色——生态医院,为LEPD确立工作范式——生态诊断+空间治疗;为规划师确立角色——医治大地,为月饼宝盒确立新的角色——生态医学院。
10 历史作为规划工具
【出处】《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分析框架构建》(2020)【释义】景观在多种时空尺度下不断发生有规律的变化,LP必须基于对地域时空规律的认识和应用。研究提出了一套能够与规划实践相结合、可应用于大时空尺度景观演变分析的历史研究框架,包括:历史分析的时空范围界定、景观演变的历史复原、地域时空规律提取以及地域时空规律应用4大板块,使得历史研究能够服务于当代的规划实践【价值】该提法演绎出“Research for Design”等各种提法,还有“多学科研究作为规划工具”“景观规划作为政策/管理工具”等,引出了科学与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多学科与LPD的对应关系思考。
【2010-2020】十年の十大学术比喻
1 LEPD医院
月饼宝盒本质上是个医院,任务是把现实这个病人精准的送到各个科室来诊治。我是院长,博硕士是科室主任。病人来了都是疑难杂症,为了避免把肝病当胃病来治疗,也为了避免只研究六神丸,不去研究青霉素,我希望科室完备、分工细密、设备精良。治病过程的关键是先诊断后治疗;院长召集科室主任集体会诊,判断病症的性质,再决定送进哪一个科室进行治疗。
2 老鹰-猎犬-兔子
导师是天上的飞鹰,负责寻找兔子;研究生是地面的猎犬,负责追猎兔子;两者好好合作,就有兔子吃,兔子就是研究课题。
3 杀大象
研究是杀大象的过程:第一步提出问题——大象怎么杀?第二步分析问题——怎么认清大象的特点?怎么找到合适的刀具?第三步解决问题——怎么用好刀具?怎么庖丁解象?怎么一步一步杀掉大象?
4 撵狗撵鸡
研究的过程犹如一群人正在追狗,旁边飞来一只鸡,有人会说:朋友,停一下,让我先追那只鸡。这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你去追鸡,狗说,我也歇会儿,还在原地等你;二是等你追鸡回来,狗已经跑出三点六公里。这种情况下,我会告诉自己的是:我要继续追狗。
5 榔头-钉子,屠龙刀
很多做研究的人,是以工具为导向的,而不是以问题为导向。好像街上抡大锤的,在他们的眼睛里,手里有个榔头,看谁都像钉子;还有好多大刀耍得好,声称自己能屠龙,可世上没人见过龙。
6 手拧螺丝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工具时,不能随手拿起一件就用。如果家里门锁螺丝松动,用手拧拧感觉有用,但时间一长还会松动。必须根据螺丝特征寻找一个工具箱,从中匹配最合适的螺丝刀,从一字、十字、米字、T型螺丝刀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工具。
7 收音机
景观中“格局—过程(流)—功能”的关系就像一个收音机的元器件布局—电流过程—广播功能之间的关系。当按下收音机的电源开关,电流顺着电路开始穿行于各种元器件之间,天线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就形成广播功能。当元器件出现故障或其布局方式错误就会形成断路,那么电流将无法在元器件之间正常穿行,收音机也就无法发出声音。
8 切香肠
千万年的历史就是一根香肠,要看仔细就要切开,要么一刀一刀切成横截面慢慢看着,要么一刀拉下去从头到尾全看完。
9 绞肉机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个叫认知图式的东西,原始的信息通过图式就被加工成各种带有指向性的认知成果,如同生肉被放进绞肉机,我们摇动手柄就会有肉馅出来可以包饺子。我们希望探寻绞肉机的工作原理,想知道图式是怎么工作的。
10 学术普通话
同一学科关注不同领域的人,或者同一领域知识结构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学术方言,对话起来有时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需要一种可以被通约的、通识性的、标准化的“学术普通话”,让不同学者间可以彼此对话。
【2020】年度十大关键词
A品质育人
1 笃实求是
从月饼宝盒最长周期的人才培养结果来看,“笃实求是”作为一种团队价值观和成员行为指南,如何落实到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上,仍然任重道远;培养真正具有星辰大海、赤子情怀的学术真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体系极易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 知识结构
《月饼宝盒研究生知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其所包含的3层次内容要求是提升LP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导。
B品质学术
3 OPT匹配
博硕论文研究中,“对象-问题-工具”三者匹配是研究成功的标志,我们团队特别要加强对象的研究及三者匹配的检验。
4 跨学科方法论
方法论即理论工具的选择、应用与创新,它是科研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月饼宝盒提倡跨学科的寻找理论与技术工具,认为每篇博士论文至少要跨入一个新学科。
5 空间规律
6 空间机制
空间机制是特定空间格局与特定功能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在LPD相关多学科研究中,又可以分为“空间为因”与“空间为果”的学科,前者揭示了景观的成因和演化,后者揭示了景观空间对自然及人类系统的影响,即景观的功能和作用。“空间为果”的学科能够提供直接的空间机制。
7 生态手法
《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手法》提出此概念,是指在LP/LD实践中,能够达到生态目标的景观单元(LP语境)或园林要素(LD语境)的基本空间组合法则与模式,生态手法作为空间机制的“因”,通过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的原理指向生态功能的“果”。
8 知识三分
《图解景观规划设计多学科知识》提出了LP相关学科知识分类,即规范性知识、实质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能够透彻的分析LP相关知识的性质和作用。
C品质设计
9 自组织系统
10 好设计
“什么是好设计”大概是20岁本科时提出的问题,27年思考经历过3大阶段。第一阶段重点在什么是“好?”,也就是设计标准问题,答案是:“好”通常要做到合意性(用户体验)+正当性(空间正义)+可能性(合规律性)+可行性(合经济性技术性等);第二阶段重点在什么是“设计?”,答案是:为了实现特定设计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时空安排。明确了设计4要素:特定条件+特定目标+特定手段+特定过程;第三阶段重点在“好设计的知识结构?”(教学角度),答案是必须掌握3类知识:规范性知识(价值与伦理性知识)+实质性知识(自然与社会规律性)+程序性知识(规则、技术与程序)。
“好设计”目前认识结论如下。从方法论上讲:遵循自然规律(应用实质知识),应用设计程序与技术手段(应用程序知识)实现设计目标(应用规范性知识)。从评价维度看:生态打底+社会和谐+人文造境。从最终结果看:在不同尺度的土地和空间上协调人与万物关系。
【岳邦瑞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