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睁大眼睛看石阡》序

(2013-08-20 17:47:55)
标签:

数据

分行

涟漪

寸心

天下

分类: 我的散文

《睁大眼睛看石阡》序

文学让我们再次邂逅石阡
    —— 《睁大眼睛看石阡》序

    马晓鸣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石阡坐落在黔东腹地深处,秦28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明永乐11年(1413年)设石阡府,有众多其它地方不可复制的元素。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泉水潺潺、鸟兽翔游。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石阡人创造和传承了优秀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仡佬毛龙、木偶戏、说春名扬四海,石阡温泉、万寿宫、楼上古寨、尧上文化村、佛顶山名震江湖。普天之下,人杰地灵,莫不如是,石阡英才辈出,有两江总督成世瑄、有全国著名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邱石冥、有田径健将陈正秀等的身影镌刻在2173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诗仙李白流寓夜郎期间曾写下若干诗句,有“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边。”有“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有“天地再造法令宽,夜郎迁客待霜寒”等。遥想当年,一叶扁舟在清澈的古龙川河穿行,李白傲立船头,若有所思,仗剑天涯。后人于石阡温泉修“太白楼”以祀。


    古往今来,思接千载。这些年,来自世界各地太多的游客已陶醉在这方能使人长寿的山水间,其中,一批文人骚客按捺不住,纷纷提起大笔,在青山绿水间吟哦,书写自己的石阡。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宁肯不要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斯大林在红场阅兵时说:没有人能够征服诞生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和柴可夫斯基等伟大人物的俄罗斯民族。这些名言道出了一个文化大师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而石阡深谙其道,把推进“文化大县”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近年来,一批石阡本土作家左冲右突,其作品从石阡出发抵筑达京、撒播天下。


    《睁大眼睛看石阡》所编选的作品,是经过多次筛选,最终汇集了38位非石阡籍作家的文学作品,按照散文、诗歌分类。这些作者中,有鲁迅文学奖得主、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有学富五车的教授、有文学创作势头锋利的青年作家。


    “我的眼睛里出现了一个村庄,那的确是他眼里幻想和渴望的村庄,也是我看到的五百年的村庄——楼上古寨,蓊郁的古柏栖满白鹭,曾经的事物风一样在树冠上摩挲。”眼前的村庄震住了鲁迅文学奖评委熊育群。而著名作家欧阳黔森写道:佛家讲究的是一个缘字,因缘,来到地处于佛顶山的石阡县。他认为“自然”自是一切的最高境界,而与之相符的自是心之自然。石阡留给颜迈教授的感慨是:“日浴温泉三两遭,不辞长作泉都人。”《情姐下河洗衣裳》这首仡佬族民歌在作家兼评论家张劲的心中“荡起了一圈圈透明而又多味的心之涟漪”。当诗歌与佛顶山相遇时,回族作家石彦伟坚信:这座山的灵魂,一定是永远年轻的。青年作家、诗人向迅从湘西往西,目光被一次次擦亮,在石阡,宁静只剩下宁静。顺着石阡的画轴一一打开,青年诗人贾旭磊的石阡是:让一颗心如此幸福。“来自诗友马晓鸣的故乡。我甚至感觉/这棵树,还带着石阡泥土的体温。”青年诗人重庆子衣坚信,璧山的一棵树一定来自贵州石阡。


    以欧阳黔森的一篇散文标题《睁大眼睛看石阡》为书名,期盼更多的朋友用非一般的眼光看多姿多彩石阡。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些散文、诗歌或朴素自然、清新隽永,或意境悠远、空灵超逸,在自由的表达和潇洒的分行中还原着石阡。


    感谢您们!


    文学让我们再次邂逅石阡并陶醉其间。
 
                                    2013年5月

 
注:《睁大眼睛看石阡》·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3) 第162676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