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撕下千年种植日历
——
贵州石阡:农民按照“处方”种绿豆
本报讯
这个春天,贵州省石阡县的农民在地里开始了新一轮种植……该县农技人员在把脉全县绿豆种植现状后开出“处方”:通过农业科技及市场引导,把传统的绿豆食品做大做强,打造成石阡旅游食品龙头产业。
作为贵州主要风味小吃的石阡绿豆粉已有一千多年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除石阡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别无分店”。无论在乡村和城镇,石阡绿豆粉一年四季都十分受宠,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吃绿豆粉、喝绿豆粥的习惯。县城卖绿豆粉的虽然有近100家,但生意火爆。近年来石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主推的名优小吃也是绿豆粉。今年来,石阡县农业局组织有关农技人员走村串寨调研绿豆种植后决定:借大变区位步伐,依”中国温泉之乡”品牌,重拳打造传统绿豆种植产业!
石阡境内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绿豆种植,全县绿豆种植历史悠久,适宜种植面积40余万亩,目前只有0.8万亩。近年来,在全县各部门的配合下,绿豆种植面积逐年壮大,户均种植达1分地,涌现了加工、销售绿豆系列产品的大批小作坊。在该县,绿豆种植和加工仍然是小打小闹,没有成为山区大部分农民增收的产业。
如何把绿豆种植逐渐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转化、做大做强绿豆产业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该县的“绿豆处方”是采取集中连片建立绿豆生产示范基地,以“基地+农户+协会+企业”的生产模式;农技干部到基地蹲点进行技术指导,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在绿豆生产大村建立专业协会;企业与农户(协会)签订收购订单等一系列服务措施,确保绿豆茁壮成长。
目前,该县已着手在全县绿豆生产适宜区龙塘镇、中坝镇、龙井乡等18个乡镇建立绿豆生产基地5万亩,在每个乡镇建立核心示范基地500亩。“绿豆处方”实施后,基地平均亩产绿豆预计可达13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1040元,比前3年75公斤/亩增55公斤以上,新增总产2750吨,新增总产值2200万元。
据了解,“绿豆处方”的实施还可形成地方特色产业。随着石阡县交通环境的改善和旅游的升温,还将加工成绿豆糕、绿豆罐头、绿豆饮料、绿豆酸奶、绿豆酒等系列产品,拉长绿豆产业链,提高绿豆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石阡县农业局局长杨明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们开出的“绿豆处方”的确很及时也很适合县情的发展,绿豆种植我们目前虽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但市场大、前景好,我们有信心把这一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我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
(马晓鸣)
新华网 ( 2009-04-30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