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阡每年万亩森林火口余生

(2008-05-02 13:41:18)
标签:

文化

分类: 《脚印漂泊》专辑

石阡每年万亩森林火口余生

              

                               拆除“老虎灶”   修建沼气池 
                             石阡每年万亩森林火口余生

      本报讯  10月10日,在石阡县白沙镇谷米寨村村民刘长发家大门上,贴着一幅鲜红的对联,内容是:沼气建成常致富,科学发展增效益。刘长发告诉记者,原来家中一个“老虎灶”(传统灶)一年要烧掉近万斤柴,沼气池建成后,厕、厨也改修一新了。在石阡县,现已建成沼气池近8000口,遍布绝大部分村寨,年有效保持森林达2.4万亩。
    近年来,该县养殖业发展迅速,生猪存栏逐年上升,为建沼气池提供了良好条件;国家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关闭小煤窑后,如何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矛盾日趋突出。于是,该县加大了沼气建设的步子。
    该县青阳乡兴丰村村民杨明进,以前是用马拉车砍柴(砍柴成了他的主要农活之一),今年7月份,他在认真“考察”了寨上建沼气池的人家后,一下子就建了3口沼气池。杨明进说:自己出劳力,国家出物资及设备,划得着。目前,该县农业局的沼气池安装技术员有120多人,分3个施工队、15个施工组,正在农户家忙碌。“有时一个寨上原本只有10来户安沼气池,但后来竟一下多出二三十户,这种情况经常遇到。”该县农业局局长杨明鹏这样告诉记者。为让农户解决后顾之忧,该县还成立了30个沼气池维修协会。
    沼气池的建成,促使农户发展养殖,因一口沼气池要3头猪供应原料,才能正常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存栏近27万头,出栏达到了12万余头,养殖小区达119个,户存栏5至10头猪的农户比比皆是。据县农业局推算:沼气池建成后,每户年减少薪柴砍伐量3吨,相当于3亩薪炭林的一年生长量,实施8000口,年有效保持森林2.4万亩,户均每年还节省砍柴劳动力近100个。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4年来,该县林业用地面积及有林面积增加了近10万亩。
    堂前原黑漆漆的灶头变成了洁净美丽的沼气灶,屋后原光秃秃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在石阡县农村,这样的风景在许多农户家都能看到。         (特约记者 马晓鸣)

 

    * 原载《铜仁日报》2005年10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