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公敌
九大新知

须知1
尼古丁猛料感觉与鸦片无异
尼古丁是1828年首次从烟草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原来被认为是烟草中特有的化学成分,近来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尤其是茄科植物体内也可以合成尼古丁。尼古丁极易由口腔、胃肠、呼吸道黏膜吸收。吸入的尼古丁90%在肺部吸收,其中1/4在几秒钟内即进入大脑。
尼古丁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对交感神经的影响,可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可使吸烟者自觉喜悦、敏捷、脑力增强、减轻焦虑和抑制食欲。大剂量尼古丁可对植物神经、骨骼肌运动终板胆碱能受体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肌麻痹、意识障碍等。长期吸入可导致机体活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种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变。
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就在于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至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感觉似乎与鸦片毒品无异。
须知2
烟草依赖是神经精神疾病
尼古丁依赖具有药物成瘾的全部特征。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将药物成瘾正式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使用该药物,并不择手段去获得它;(2)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并一般都产生躯体依赖;(4)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危害。
烟草依赖是一种明确界定的神经精神疾病。
烟草依赖的原因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互为因果。社会因素方面,烟草制作成为卷烟以后,成为一种容易获得的消费品。
心理因素方面,Eysenck的研究发现吸烟者外向性格居多,且外向程度与吸烟量成正比。我国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有神经质倾向的个体吸烟率较高。
须知3
烟草依赖是慢性高复发疾病
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烟草依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须知4
烟草损害人体所有器官
1998年,我国分别组织了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两项调查均显示,吸烟致死中慢阻肺病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肺结核等各占5%至8%。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诸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腺和皮肤等。
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及病变包括高血压、中风、消化性溃疡、癌症(肺、唇、口、鼻、咽、喉、食管、胃、肝、肾、膀胱、胰腺和子宫颈)、慢阻肺、哮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痿、主动脉瘤、周围血管病、粒细胞性白血病、肺炎、白内障、克隆病、髋关节骨折、牙周病等。
须知5
各个年龄段戒烟均可获益
30岁以前戒烟能使肺癌的风险减少90%。戒烟5年后,由于吸烟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的增加将减少一半。戒烟后心脏病风险的降低更为迅速,1年内吸烟所致的死亡就将减半,15年内绝对风险与从未吸烟者类似。吸烟使肺功能随年龄降低的速度加快,戒烟能轻度升高肺功能。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的寿命都将长于持续吸烟者。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前瞻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须知6
我国一半人无辜“吸二手烟”
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
2002年全国第三次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被动吸烟暴露并没有大的改善。1996年,53%的非吸烟者报告遭受到被动吸烟暴露。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有51.9%的非吸烟者遭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两次结果几乎相等,男性为47.6%,略高于1996年的结果,女性为54.6%,略低于1996年的结果,基本没有变化。
须知7
二手烟雾是职业致癌物
被动吸烟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卷烟点燃时会产生极高温度(900℃),这时产生的烟草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40多种物质具有致癌性。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院已作出结论:二手烟雾是职业致癌物。
2006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指出:二手烟雾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很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呼吸二手烟雾即使时间很短,也会马上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在家中或工作场合接触二手烟雾的非吸烟者,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5%至30%,发生肺部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0%至30%。
须知8
通风和空间不能减灾“二手烟”
室内空气中烟草烟雾浓度的大小,决定于烟雾释放量(吸烟人数、吸烟量、吸烟频率)、居室容积及通风状况。很多人认为,只要吸烟人数少,房间面积足够大,危害可以减至最低,也就是说,存在“安全暴露”水平。
每燃烧一根卷烟所形成烟草烟雾中含有的苯并芘高达180纳克(1纳克=10-6克)。这在一个30立方米容积的居室内就会形成6纳克/立方米浓度,超过卫生标准6倍。为了将它稀释至容许浓度,就得把居室30立方米空气每小时更换5至6次,而目前在宾馆和家庭中常用的中央空调和普通空调均无过滤清除苯并芘等类超微颗粒的功能,一旦卷烟烟雾在室内形成就很难加以清除。
须知9
空气净化器不能滤掉烟毒
一般的空气净化系统可以除去大的颗粒,但不能除去二手烟雾中的各种气体。美国通风问题权威机构美国采暖通风空调工程师学会已经作出结论,不能依靠通风技术来控制接触二手烟雾的风险。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内,暖气、通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会把二手烟雾传送到整个建筑物中的每个角落。
摘自《北京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