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
●1908年,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喊出了要求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口号。
●1909年2月28日,美国社会党发表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欢度美国妇女日。
●1910年,
首届国际妇女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
●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妇女日。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场火灾后来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重要影响。
●一战爆发前夕,欧洲妇女们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战。
●1917年3月8日,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科伦泰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
●女性平均每天上网会用到20000个词,而男性只用7000个。
●全球互联网用户中42%是女性。
●世界经合组织的30个成员国获得科技类学位的女性占30%。
●同样是走出大学校门的职场新人,女性的薪酬要比男性低20%,10年后这个差距会增加到31%。
●女性承担了全球2/3的工作,收入却只有总收入的10%。
●全球女性失业时间平均长达14.7年,男性则为1.6年。
●在一些国家,女人们每天要抬20升水至少走上6公里。
●非洲孕妇的死亡率比西欧国家孕妇高出约180倍。
●全球12亿贫困人口中70%是女性。
●女性拥有的土地面积仅为全球土地面积的1%。
●全球十多亿文盲中2/3是女性。
●美国56%的女性选民将票投给了奥巴马。
●从1945至1995年的50年间,全球女性首脑的数量增加了4倍。
明天是三·八节。从上面的资料不难看出,国际妇女节从无到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女性为争取权利的抗争史。这些凝炼的史实屏蔽了很多东西,女性地位的提升其实早已更真切地投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细节远比干巴巴的史实来得活色生香。
本期《乐活》在三·八节前夕为您奉上《2009女性生活预测报告》。关于女性生活的发展趋势,很多预测虽没有数据佐证,但“滴水可见太阳”。
这些预测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们要么有科学依据撑腰,要么就是流行趋势的“萌芽”。如果您是位女性读者,读了以下的预测报告,一定可以得到让自己更自信、更自在的生活启示。如果您是一位男性读者,一定要留意,身边的女人正在以一种更成熟、更优雅的姿态绽放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