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原中也·长谷川泰子·小林秀雄三角关系

(2012-07-10 12:47:27)
标签:

中原中也

长谷川泰子

小林秀雄

三角关系

昭和

分类: 文学

http://s9/middle/4ff891actc472800f0a48&690
山口县位于本州的最西端,濑户内日本海之,古称长州,多山,交通相对闭塞,可以想江户时代的州人戴斗笠登木屐,在大坡连绵的山道上攀登的身姿。得的是这个国“长州藩”除了出政治家和人之外,居然出了天才型的人中原中也。中原中也幼时随父母流徙,他跟石川啄木一样最初上学时都被视为“神童”,到了中学后热爱文学,开始叛逆,愈发桀骜不驯。8岁时中也的弟弟亚郎的死,令其伤心不已,成为他创作的原点,细腻敏感的因思念弟弟经常到坟前守望。11岁时转学到山口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当时深受实习教师后藤信一的影响,开始尝试诗歌创作。进入县立山口中学,越发沉溺于文学,与友人共同出诗集《末黑野》,自此学业慢慢荒废了,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后转学京都立命馆,此时在家旧书店看到高桥新吉的诗歌,开始达达主义诗歌实验。中学四年级在国文考试中他竟以诗歌作答,老师看到将他引进给象征主义诗人富永太郎,在富永太郎的影响下,他阅读了法国诗人兰波、魏尔伦等人作品。在这个期间他还邂逅了在剧团学习表演的长谷川泰子,她比中也大三岁,当时还未出道,剧团倒闭后,两人同居。富永太郎回了东京,不久中也带着泰子来到东京。在富永太郎的引荐下,中也认识了后来成为文学评论家的小林秀雄,从此中也与他无法避开,形成了,既是恩人又是冤家,既是情敌又是师友的复杂关系。

中也到东京来上的是考大学的预备校,只是个穷学生,家里开着医院,经济上并不拮据,可母亲邮寄来生活费很快被他花光,甚至还找小林秀雄借钱,有时候情绪低落,借酒消愁,还将情绪发泄到泰子身上。中也为了接近小林搬到他家附近,没想到没多久泰子移情,搬到小林的住所,此后构筑了怪异的三角关系。泰子的离去让中也身心备受折磨,同期间他的文学领路人富永太郎咯血而死,这双重打击令其苦不堪言。这没有影响他在文学路上继续跋涉,当时他读了尚未成名的宫泽贤治的《春与修罗》深受启发。

http://s8/bmiddle/4ff891actc47278c2feb7&690
两年后他认识了后来成为文艺评论家的河上彻太郎,又通过小林秀雄结识大冈升平(他成为战后文坛的旗手之一,与三岛由纪夫、井上靖并称为日本现代文坛三杰。中也逝后为他编辑出版《山羊之歌》,并著有传记《中原中也》),中也与大冈升平、河上彻太郎等好友共同发行诗歌刊物《白痴群》。河上彻太郎后来追忆中也时如此评述:跟他聊天,有着极大兴趣却又感到嫌恶,不熟识他的人难以理解,跟他打交道,恐怕没有人会从心里感到轻松愉快,他当然会大谈艺术,但是他个人太过我行我素,常不顾及他人感受。他曾酒后砸坏别家的门灯,被拘留,随后与已分手的泰子赴京都旅行。他常因琐事口角跟好友打架,居然还和大冈升平等人动过手。后来他通过友人草野心平的介绍,结识檀一雄、太宰治,)中也当时与太宰治、檀一雄、木山捷平、津村信夫等人也共同创办文艺杂志《青花》,只出版一期就停刊了。当时几个好友常常一起饮酒吃饭,中原依然常常与人吵架翻脸。有次中也到檀一雄家喝酒,忽然无端地问太宰治:“呦,你最喜欢什么花呢?”,太宰嬉皮笑脸答:“桃、花” (日语是五个音节momonohana。)”,中也瞪着眼冲太宰说:“嗤,所以你是这副德行!”这个文人吵架段子被放在太宰《人间失格》改编的电影里。

http://s14/bmiddle/4ff891actc4727c3e820d&690
24岁的中也进东京外国语学校法语专科,正正经经的上了一回学,毕业了,他与家乡的远亲上野孝子成婚。可是长男在两岁时夭折,他特别喜欢这个孩子,带孩子去动物园、马戏团玩,还为他写了不少诗。人生的爱恨情仇、生死离别令他的诗篇也抹上寂寞虚幻的底蕴,孩子的早夭给他精神重创,他患上了神经衰弱。次子爱雅出生,他又开始发表诗作,但出现幻听症状,后来又进了疗养院。在这个时期给友人的书信中,中也说:“我是悲哀白痴。”出了疗养院后,他迁居曾是情敌亦是友人--小林秀雄所在的镰仓,两人言归于好。他将誊写好的《往昔之歌》托给小林秀雄。一个月后中也刚刚三十因结核性脑膜炎就遽然束了。他的情人谷川泰子后开成为知名演员,出演过清水宏导演的《山彦》和岩佐寿弥导演的《眠れ蜜》,晚年口述著书《中原中也的爱》讲谈社、1974年)1993年将近九十岁时人生也画上了休止符。中原中也诗作并不多,只有360首左右,但在他死后名声大震,他的诗充满想象,感情悲怆,爱的挫折和青春的迷失跃然纸上,人生情绪小传里散逸着悲伤的纯情小调,如泠汀的雨滴渗透心灵,令人不由得感动。中也很早喜欢法国象征派诗歌,尤其是兰波,他翻译兰波的作品,曾企划翻译全集,最后没有成功,逝后留下的译稿《兰波诗集》。由于他受兰波的影响极深,同是少年天才诗人,又同是英年早逝,所以评论者也称他是“日本的兰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