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吴东地区有一个甪直古镇,镇上有一座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
“保圣寺”。寺内有尚存的半璧罗汉彩塑,为全国唯一见存的唐代“塑圣”杨惠之作品,还有陆龟蒙墓园、叶圣陶墓、叶圣陶纪念馆皆在其内。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龟蒙(?—881年),唐长洲人。字鲁望,号天随子。因居甫里,别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等,唐代诗人、农学家。他出生于吴地名门望族,家世显赫。其六世祖陆元方是武则天时的宰相,五世祖陆象先是唐睿宗、唐玄宗时的宰相。父亲陆宾虞曾任浙东侍御史、太子宾客,以文章著称于世。


受家风熏陶,陆龟蒙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以诗文名震吴中。可是他的运气不好,唐咸通元年(860
年)应试进士未果,后又几次名落孙山。从此,生性野逸,无所羁绊的陆龟蒙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此后,陆龟蒙一度做过湖州刺史和苏州刺史的幕僚。最终归隐于甫里,晚年虽清贫,但“不喜与流俗交”,朝廷召他作官,他也不去,于唐广明年间(约881年)病逝。光化年间(898年—901年),韦庄举表陆龟蒙等十人,赠右补阙,葬甫里之郊。


可以说,陆龟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不同寻常的文人。他满腹经纶,赋诗论著,一生著作颇丰。有《吴兴实录》四十卷、《松陵集》十卷、《笠泽丛书》三卷。宋人又辑有《甫里先生文集》,《全唐文》辑有他的作品二卷。


他从事农业,躬耕陇亩,并致力于为士大夫们所不屑的农具研究,著有《耒耜经》。对已经基本定型的江南重要的水田耕作具——铁木结构的曲辕犁的形状、构造、尺寸、功能等做了详细记述和说明。


我来到了保圣寺西院,亦即原白莲寺旧址内,陆龟蒙就安息在那里。见“陆龟蒙墓园”简介上如此写道:
陆龟蒙,唐末田园诗人,吴县人,隐居甫里(今甪直)。赋诗论撰,研究农具,尤喜喂鸭。墓园占地七百平方米,坐北朝南,立碑两块。墓前池水一泓,传为昔日陆龟蒙斗鸭处,旁有旧物鸭槽两只。后人为表达纪念之情,挖地凿石,筑“斗鸭池”,建“清风亭”,架“小虹桥”。亭名取陆龟蒙“一生清贫,两袖清风”之意。这一墓、一池、一亭、双桥,在一棵千年银杏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庄穆,肃仰之情,油然而生。


是的,我之前去过几次保圣寺,此次属于旧地重访,再次拜谒。此外,有关苏州近段陆龟蒙的遗迹,我还到过虎丘风景区的“西溪环翠”,原为“陆龟蒙祠堂”。以及平望古镇的“放鸭滩”,为当年陆龟蒙做湖州刺史幕僚时的养鸭处。这些,权当是聊发思古之幽情吧。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5年7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