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2025-01-26 14:07:09)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虎丘

一榭园

孙星衍

苏州古典园林

分类: 苏园泛记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这些年来,虎丘也没少去。但平时去玩,基本都是在前山,那里是虎丘诸景点的聚集区。最后上到云岩寺塔,亦即虎丘塔,凭高望远一番就结束了。而对于后山的景点,尤其是西北角的“花神苑”,中部的“孙武子祠”,东北角的“一榭园”,却很少留意。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有关孙武子祠的情形,我前几天已发诸于博客,详见“心泊东吴(49)《孙武子祠》”。本篇则来介绍下“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一榭园位于虎丘名胜风景区的东北侧,是一座于2013年才进行异地重建,并对外开放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约28000余平方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原为清乾隆年间吴门医派名医薛雪的别业。约在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时,为清代著名人士孙星衍得到,并进行修缮和增建,请其同乡,著名的叠石高手戈裕良筑园叠山,乃成虎丘一处胜景。可惜的是,该园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兵燹。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关于园主人孙星衍,我在《孙武子祠》篇中曾提及,它是孙武的第七十五世孙,常州武进人。他以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榜眼身份入仕,曾当过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刑部郎中,道台,按察使等职,并参与校勘《全唐文》,曾主持南京钟山书院,泰州安定书院,绍兴书院等。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孙星衍,还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经学家和藏书家。少年时,便与洪亮吉(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家)、黄景仁(清乾隆年间诗人)齐名,被随园主人袁枚(清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美食家)称为天下奇才,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作为苏州人,对于苏州古典园林平时没有少看。但当我踏入一榭园后,还是被园中的景色迷住了。它以宁静幽深朴素淡雅为基调,恢复了清代榭前有池,环以林木竹石的风貌,正所谓:登榭凭眺,如临镜奁,塔影山光,历历入画。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园内有亭榭楼阁、假山池塘、曲桥回廊等景观,蕴含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其精妙之处,在于咫尺之内营造出一番山水真趣。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一亭一廊、一榭一阁、一厅一堂,一桥一石,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典雅古朴的江南园林美景,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在园中按逆时针方向走了一圈,看到中心区域为池塘,水面面积有四千平方米之多。四周围以主要景点有授书堂、宝顺斋、水云榭、翼然亭、壶天小阁和清风一榭等,有转廊、小径和曲桥连缀。虽说时值万木萧疏的冬季,但眼前朗阔清逸的景致,却独具一种魅力。吸引着我时不时伫足观赏,拍照留影。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园中的美景自不必多说,更有那些刻碑、砖刻、匾额和对联引人注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读来脍炙人口。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进门庭院中有一块新刻的大碑,名为“顺陵碑”。原为唐武则天为其母杨氏所立,因园主将其视若至宝,故将其的书斋也命名为“宝顺斋”。 两边对联是为:“卷帘明月多情,且看花索句;移枕幽人无事,犹载酒寻春”。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宝顺斋廊壁上刻着吴昌硕旧摹石鼓文十二石,实为难得。边上的“授书堂”,为授教之处。堂内两侧有联云:“绛帐施教,问字金笺,先生善喻明后学;焚香开卷,谈经玉版,后学真诚拜先生”。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副对联了。另外,其他亭、榭,包括“清风一榭”均有柱联在焉,有兴趣的朋友可一一细观。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因壶天一阁不对外开放,我无法登阁俯瞰和远眺,只能在“清风一榭”中凭栏眺望。见夕阳的余晖将虎丘塔的身姿倒映在水面上,呈现出一幅塔影山光的迷人画面。我想,若能高机位拍摄,那效果就更好了。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清风一榭隔尘氛,槛外荷花漾水云。这是清代诗人吴周钤的诗句,也是一榭园名称的由来,它被镌刻在壶天一阁前的黄石假山上。在如此一个清静的地方逗留,真的让人有一种脱离尘氛的感觉。至于那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到明年的夏天再去观赏,应该又能感受一番诗中的美妙意境了吧?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原创】苏园泛记(10)《虎丘·一榭园》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5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