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博文发了《张王庙》,就其与玉皇宫的关系作了一些介绍。本片则主要反映玉皇宫的整体面貌。
这个地方,我前后去过两次。第一次是2024年10月21日,宫观内除福德殿东、西两厢未开放外,其余宫殿皆可参拜。




玉皇宫内的东、西两厢,是专门为张士诚所设立的纪念陈列室,有相关的实物模型和图文展示。问观内小道士,说是只有逢初一和十五才对外开放。



于是,我凑准了初一的日子,于2024年12月1日再次前往,情形果然不同一般。宫观前的马路两边,聚集了好多摊贩,如同庙会一般。除了香烛外,多为吃穿物品。其热闹的程度,与我第一次的情形有较大反差。



玉皇宫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约三十五亩,建筑面积约四千五百平方米。整座宫观的格局,中轴线依次为石牌楼、灵官殿、玉皇殿、福德殿;东、西两侧分别由财神殿、东岳殿、慈航殿、文昌殿、张士诚纪念陈列室等组成。



门前已经是人头攒动,观内自然是香火鼎盛。除了一般的香客信众,还有来观里办有关祭祀仪式的。只见人们如鱼贯般,川流不息的在各个宫殿里流动。面朝玉皇大帝,观音菩萨,东岳大帝,文昌帝君,财神爷频频叩头求拜,当然还有他们心目中的“张吴王”。



是日,在直奔主题,参观“张士诚纪念陈列室”后,因天气比我上次去的时候要好,故又在宫观内转了一圈。
待我回到玉皇殿前,看见露台上有本地的妇女,正跟着“南泥湾”的曲调打莲厢。打莲厢这种娱乐形式,是苏州吴东水乡地区的一种民间习俗,在苏州的甪直、斜塘、车坊、胜浦,以及太仓都有,其中代表性的甪直莲厢,被列为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莲厢,又称霸王鞭、花棍、金钱棍、打花枪等,其历史可上溯至宋代的“莲花落”,
在苏州地区的传播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本是北方乞丐行乞时演唱的一种曲艺。自传入苏州以后,融进了江南水乡的柔美细腻的风韵,与北方的粗狂豪爽风格已有所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跟人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变成了节日庆典、庙会活动或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



打莲厢有文武之别。文莲厢歌舞并重,节奏轻快;武莲厢活跃、自由,节奏流畅,动作粗犷。江南地区大多是文莲厢。
莲厢可由男女两人表演,也可多人集体表演。表演时,均手握一根莲厢,和着节奏,时而击打自己的四肢、肩、腰、背、臀,时而敲打地面,时而与他人对击;且歌且舞,不断变换队形,随着舞步和音乐击打出明快的节奏。我看到即为集体表演的形式,活泼欢娱,愉悦人心。



我感到,在苏州工业园区,有这样一个给各方信众集中活动的宗教场所,也让苏州的民间习俗有展示之处,可见地方政府此举,真的是善莫大焉。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年11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