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蠡(公元前536—前448年),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当年吴越争霸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受越王勾践委派,携美女西施入吴,进献给吴王夫差。于是吴王夫差终日沉溺于声色之中,消弭了斗志,最终吴国为越国所亡。吴王也落得个自刎的下场。




大功告成后,照例范蠡应在越王勾践面前论功行赏,封官进禄才是。但精明的范蠡,似乎早就谙熟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遂辞职携家人泛舟而去,退隐江湖。



根据《国语·越语下》之说,越灭吴后,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贾谊《新书》也说,“事济功成,范蠡负室而归五湖”。“五湖”者,古太湖之别称也。



苏州人对范蠡功成身退、不贪禄位之操守颇为欣赏,对不少与其有关的遗迹和传说津津乐道,一北一南至今还有两处与范蠡有关的主要地名。
一北,即城北相城区的“蠡口”。说是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曾偕西施隐居境域中陶村养鱼,故名。



一南,即城南吴中区的“蠡墅”。说是范蠡曾隐居在此,并偕西施一起从这里出发,泛舟于五湖。
蠡墅镇,我去过几次,目前还是保持着旧时的风貌,但由于太过破旧,已列入拆迁保护范围。我最近去的时候,看到绝大部分的老屋,一是人去屋空,等待改造了。



范蠡公园,离镇区不远。占地面积一万七千余平方米,投资近两千四百万元。走进范蠡公园,感觉公园的空间是朗阔的。背面为广场,南面为水域。该公园定位为范蠡商业文化主题公园,建筑设计融入了吴文化的各种元素。园内有多处与范蠡生平相关的景观,如商圣亭、致金石、财富阁、仙蠡茶室等。



入门后,劈面就是一座石浮雕墙,所刻题材是“范蠡隐归图”。广场之北,宽长的背景墙,上面是一组“商圣范蠡”的石刻。前方基台上,矗立着范蠡的石雕像,其手握书卷,目视前方。周边,另有“范蠡经商十八忌”,“范蠡经商十二则”,“范蠡理财致富十二戒”等刻碑。



南北区域之划分,似乎是以“仙蠡茶室”为界。其南为“范蠡湖”,四周筑有亭廊水榭,曲桥假山,颇有苏州古典园林之风韵。


湖上曲桥谓之“沉鱼桥”,意为西施有沉鱼之美貌。湖边有勒石,名曰“致金石”,雕刻着范蠡写的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养鱼经》石书。而回廊中的诗画刻碑,展示了历代名人颂赞范蠡泛舟五湖的诗画作品,体现了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商业智慧。




难以想象,一个越国大夫,曾鼎力襄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他死后,在吴国的土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踪迹,吴地的百姓竟然还要如此隆重的纪念他。这种现象,本身已经超越当时国界的概念,而是一种人性的真实体现。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知道,范蠡是一代经商高手。所以如今的人们都将其称为“文财神”。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迎财神,除了武财神赵公明外,自然还有文财神范蠡。这一武一文,都是大家的财神爷啊!




在苏州西山岛的包山禅寺,建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室内金身财神范蠡像,号称“天下第一财神”。
财神殿高22.88米,共三殿组成。主殿供奉的文财神范蠡,金身像高13米,附殿同时供奉20008尊财神分身像。由此看来,范蠡的身价之高,真的是高得不要不要的了。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年10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