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早就知道“郑氏十七房”这个名称了,它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但之前竟一直没有去过。
记得十几年前,我和宁波的妹夫去澥浦镇,因为那里办了一个化工园区,有好多企业进驻,包括浙江衢州化工厂这种大型国企。因我们纯粹是去联系业务,故并没有转到郑氏十七房去看下。
直到三年前的那天上午,我当时正在宁波。小弟和弟媳说陪你去转转吧,我闻之,自然很是高兴。
对于“郑氏十七房”,我初以为是郑氏有十七房太太,或者是房子的数量。殊不知,这“十七房”指的是郑氏家族的房头,代表着郑氏家族的分支数量。每个房头都有自己的后代和家谱,整个家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当我走进郑氏十七房景区后,眼前的景象大大出乎我的想象。其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六万平方米之多,区内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浙东江南水乡的风光;民居麇集,建筑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其中除了明代建筑,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所建。
这分明就是一座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充满着浓郁的古今生活气息的村落啊,我不禁陶醉和沉浸于其中了。

郑氏十七房这个地方,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
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有郑氏群宅住民三百三十多户,一千余人。
在苏州洞庭西山岛的甪里古村,至今也有郑氏家族的后裔生活在那里,情形有些相仿,也是宋室南迁后形成的。其主要人物郑清之,曾为宋理宗朝的宰相。我曾去过几次,并遇到郑氏家族的后裔,在彼此交谈中了解到一些具体情况。但那里的郑氏族人,似乎人数并不多,故未有宁波郑氏十七房之规模。
我徜徉在郑氏十七房的景区内,迈入一座座宅院厅堂,走进一条条幽巷窄弄,绕过一塘塘水畔,跨越一顶顶小桥,仿佛一步步向历史的深处走去,穿越到了往昔的时光。那每扇门窗,每个物件,似乎都在诉说着郑氏家族久远而又神秘的过去。
从《澥浦郑氏宗谱》阳宅图上看,十七房的总体布局为“棋盘”形式。宅屋外围墙河环绕,四周有桥。东西、南北大路把全宅分为四大板块,宅前有街,街中有市。这种有规律、有次序,繁而不乱,富有章法的布局,彰显了郑氏望族世代为官、儒商发迹的固有思想和愿望。
而十七房的建筑,既紧密相连,又有分有合。过廊设亭,屋后设园,屋檐宽阔,可张灯结彩,置桌设宴,下雨往来,不致淋水。厅门大小,马头墙高低,明堂的大小、楼房、厢房、石鼓、棋杆等,均按等级、权力分设,层次分明,体现了那一时期严格按封建礼教办事的社会面貌。
这些建筑,包括路沿郑中央房、东房、西房;庙基头全盛郑房;郑家村三房堂前、大祖堂房、小九房、恒德房、恒祥房、后堂楼房、兴房、栈房、源茂房、立房、鼎丰房、当典房、郑氏宗祠等。经过历代的增扩,形成了如今之规模。更为可贵的是,其建筑的总体结构和布局仍然保存良好。
故有相关报道说,郑氏十七房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甚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村落之一,对清代建筑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更是继唐、宋、元、明建筑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民宅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年7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