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育王寺参访完毕,小弟与我说附近还有一座“阿育王古寺”,听闻之,我顿时感到好奇,焉有不去之理。



其实,在宁波有两个阿育王寺,一个是在鄞州区的阿育王寺,另一个是在北仑区的阿育王古寺。尽管分处两个区,但两者距离并不远,约六、七公里。



至于这两个寺,尤其是那个古寺,不要说是外地人了,即便是本地人,也未必知道。历史上是先有阿育王古寺,再有阿育王寺。但有意思的是,阿育王寺是老的,而冠有“古”字的阿育王寺却是新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明万历《明州阿育王寺山志》载: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离石人刘萨诃病危时,梦见一梵僧示意超度。既苏,旋改业出家,法名慧达,并按梦示,寻求宝塔,至鄮山乌石岙时,河声铮铮响于地下,便竭诚膜拜诵经。三日三夜后,宝塔从地下涌出,光明腾耀。其状青色,似石非石,高一尺四寸,方广七寸,内悬宝謦,中缀舍利,五层四角。慧达便在此结茅修行,终生相守。



有关阿育王寺的情况,我已在前面以两个篇幅作了介绍,本篇则对阿育王古寺作一图文展示。



小弟开车带着我,不一会就来了阿育王古寺的所在地,也是阿育王寺的开基之地,北仑区大碶镇嘉溪村的乌石岙内。这座阿育王寺的祖庭,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那里群山环绕,碧水萦回,是一处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阿育王古寺曾经被彻底湮没过。我们目前所见之寺院大观,是200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主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山门殿、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两侧有钟、鼓两楼互相对应。整体建筑风格黄墙黛瓦,严谨规整,在山水、绿树、花草的映衬下,宛若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对于阿育王寺来说,地理位置偏僻的阿育王古寺,人少得多。雨后烟云笼罩下的寺院,十分清静,让新建的殿宇,也显的古意盎然。我亲身感受着这种佛门净地的氛围,瞬间有一种心如止水的感觉。



进山门后沿中轴线至藏经楼和法堂,其中的情形以图片展示。



其后有开山祖师、佛祖舍利结缘者慧达大师的灵骨塔。石栏砖椁式,并列三穴,由住持宗亮、监院源岌重建。塔碑上有曾熙题写的“西晋开山祖师利宾菩萨之塔”,利宾菩萨即指阿育王寺开山祖师慧达。周边有弧形围墙,塔亭还有瑞兽麒麟护佑。



在结束本篇时,我还是要将话锋回到阿育王这个人物上来。
阿育王
(Asoka),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也是一位佛教护法明王。他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除南亚次大陆的整个印度。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当时,阿育王在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八万四千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并流向世界各地。中国也曾得到过十九座阿育王塔,但现存的,真正以阿育王寺命名的寺院,只有宁波的两座了。



幸甚至哉,善莫大焉。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年7月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