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2024-03-19 11:25:35)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仰天山

无隐庵

大休息处

大休上人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在无隐庵之左前方,亦即灵岩山至天平山步道之西侧,路边有一块刻石,上面镌有“大休息处”四个字。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初见之,不知何意?后来才知道,“大休”者,和尚名也;“息处”,即安息之处,原来这是大休和尚的安息之地。

    刻石背面则刻着“人弃则我取,人取则我弃;人我两俱空,百事皆如意。—录大休语”。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看到了这块刻石,让我顿生寻找大休和尚墓地的念头。可那天在废弃的无隐庵遗址内,并没有看到啊?

    于是望山上走,希望能发现线索。看见山上的铁丝围栏已开了个口子,欲逾栏再往上找寻。但碍于无路可走,又是阴沉沉的天,故原路返回。凭我的直觉,那块刻石作为一个标志,大休墓应该就在无隐庵遗址后面的山上。

    果不其然。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没过多久,约上了常与我一起在苏州周边转悠的好友。我先陪他到了无隐庵遗址,然后两人一起来到了北侧的一扇大铁丝门前。之前我曾到过,门虚掩着,入内一看全是私人坟地,故也并未深入其内。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那天很凑巧,我俩在羊肠岭入口的护林岗问询时,恰逢一位大姐是看管这片墓地的,她热情地指点我俩进门后如何走法。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我俩循道望山上走去,上方墓地成片,而下方则为崖壁,似乎就是无隐庵的界址。到了半山腰,终于在一块不大的平地上,找到了大休和尚的墓地。

    从这个方位看,大休墓就在无隐庵遗址之上,但被铁丝围网拦在外面。现在从北面山道上来,路毕竟好走得多。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大休和尚在天马山崖的肉身坐化石塔及摩崖石刻,在上世纪曾被炸毁。目前看到的,应是后来在原址恢复的景象。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我看到,大休墓墓之两侧,分别竖《苏州寒山寺前住持大休大师墓志铭》和《大休上人灵塔重修记》碑两块。墓之后方的岩壁上,见有摩崖石刻六方,分别为“无隐”、“干净地”、“大休在”、“止矣休哉”、“ 大休语录”和“李根源题刻”。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苏州寒山寺前住持大休大师墓志铭》碑

    “无隐”,在山下遗址内也有一块。只不过其为横款,与山下的竖款不同。“大休语录”,上面已有介绍,故不再重复。

    至于李根源题刻,书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倒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大休和尚的人生经历。其内容为:大休和尚前于包山营生圹,特题‘大休息处’四字。今和尚爱无隐之胜,移锡来住,重治圹基于寺之右,嘱余书此。大休,四川仁寿人。披剃峨眉,能诗善画工琴。腾冲李根源识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大休上人灵塔重修记》碑

    大休和尚十七岁便遁入空门,人生足迹遍历十六个省区,先后住持杭州圣水寺、富阳天中寺、孤山寺照胆台、苏州洞庭西山包山寺、龙池庵、灵岩山寺、寒山寺等江南寺院名刹,成为清末民初时期临济宗的一代名僧。他兼通琴诗书画,尤善画石,“所写山川树石,皆取天地间真境,不乞灵于前人粉本”。 当时江南寺院名刹,都以张挂大休的巨幅画作为荣。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大休和尚生前完成了驰誉画坛的“百怪图”杰作,所画山石奇诡多致,李根源、张一麟、金松岑、吴湖帆、周梦坡等著名人士鉴赏后,均留有题跋文字。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无隐”

    可以说,大休和尚是苏州近代最具神秘色彩的宗教人物。他晚年隐居仰天山下的无隐庵,这是一处偏僻幽静,人迹罕至的地方。四周有羊肠岭、大焦山、赤山、鸡笼山等山岭丘壑峦,石怪林密,山泉充沛,颇有泉石之胜。只不过现在沿山开辟修建了步道,似乎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干净地”

    1932年夏,大休和尚在感觉时日不多时,自营生塔于庵后,亲书“大休在”三字于崖壁。自题挽联,有“身世足堪传,学尽三家,幼儒长道终于佛;功行聊自述,游来五岳,饥餐渴饮倦时眠”,“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等语。重阳日,撰《自述》、《自祭文》。后又向诸友发送辞行名刺。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人弃则我取,人取则我弃;人我两俱空,百事皆如意。”
—大休语

    圆寂前十日,赴李根源处乞书“止矣休哉”,李并有款识六十余字。十一月初七,入石龛端坐如平日,口中微有游息而已。十一月十一日圆寂,年六十三,僧腊四十有六。遗帙满榻,皆亲自开单,贻赠友识。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大休和尚前于包山营生圹,特题‘大休息处’四字。

今和尚爱无隐之胜,移锡来住,重治圹基于寺之右,嘱余书此。

大休,四川仁寿人。披剃峨眉,能诗善画工琴。腾冲李根源识

    20121223日,寒山寺举行了上供法会暨无隐雅集书画琴会,并以此纪念大休上人圆寂八十周年。是日上午,寒山寺、重元寺方丈秋爽大和尚,率寒山寺全体僧众及护法居士一百余人,在大休上人墓地举行上供法会,并亲自主法。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止矣休哉”-李根源

    一代名僧,魂兮归来。当年“无大无小无挂碍,自休自了自安埋”的大休上人,他的目光依然注视着眼下的无隐庵,期待着枯木逢春的那一天。

    他的愿望会实现吗?我想,会的。因为“大休在”,精神就在。

【原创】城西揽胜(70)《大休息处》
“大休在”-自题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