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2024-03-16 15:41:20)
标签:

原创见闻

仰天山

仰天坞

无隐庵遗址

石屋、摩崖石刻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不仅描绘了江南秀丽妩媚的春景,还道出了区域内禅寺庙宇的盛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是的,千百年来,江南不知有多少寺庙经历了天灾人祸,兴废存亡。至今,有的已枯木逢春,重建修复,但有的却依然隐于山林,了无声息。

    苏州城西天平山之南,那座寂寂无名的“无隐庵”,便属于后者。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平时经常流连于灵岩山至天平山之间的绿道,也不知路过多少回无隐庵了,却都是不经意的一走而过,而并未去注意它。殊不知,那片看上去类似老式养猪场的,破烂不堪的平房区域,竟然就是无隐庵的遗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看路边的立牌上如此介绍:

    “无隐庵又名无隐禅院,创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由履中和尚开山所建。清乾隆年间唯然和尚重予修葺,唯然曾在庵中刺血书《华严经》八十一卷,在苏州轰动一时。咸丰十年(1860年),寺庵圮于战乱。同治年间名僧鹿苑重建。民国初期,无隐庵一度成为苏州报恩寺下院。民国十六年(1927年)前后,由闻达法师住持。“文化大革命”期间庵毁。

    无隐庵四周石怪林密,山泉充沛,颇有泉石之胜。”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水晶宫”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汇丰”

    关于这座寺院,我们还可以通过清朝同时代两位文人的一些记载来作大致了解:

    如清代苏州状元石韫玉在《无隐庵记》中载曰:“其庵左右皆山,依岩结屋。中为问梅堂,堂之前有老梅,花时香雪盈庭。左为飞云阁,阁之外古藤老木,翳荟阴森。其旁曰静观室,中奉观世音菩萨,室外聚石为台,泉出石间,汇而为池,曰金莲池。旁有小轩曰涌月轩,乔松百尺,山风时至,作海潮音。松下有静室曰清籁寮,修竹一林,回廊绕室,曰倚碧廊。庵之大略如此”。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泻雪涧”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凌石台”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缘玄圆”

    再如《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对无隐庵曾有此此生动的描写,不妨抄录两段:

    【云客谓众曰:此地有无隐庵,极幽僻,君等有到过者否?咸对曰:无论未到,并未尝闻也。竹逸曰:无隐四面皆山,其地甚僻,僧不能久居。向年曾一至,已坍废。自尺木彭居士重修后,未尝往焉。今犹依稀识之。如欲往游,请为前导。……】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无隐”—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恩科状元石韫玉题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空山无人,水流华开”(清名士钱泳题)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入清净界”

    【……正惆怅间,忽流泉阻路不得进,有三五村童掘菌子于乱草中,探头而笑,似讶多人之至此者。询以无隐路。对曰:前途水大不可行,请返数武,南有小径,度岭可达。从其言。度岭南行里许,渐觉竹树丛杂,四山环绕,径满绿茵,已无人迹。竹逸徘徊四顾,曰:似在斯,而径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细瞩,于千竿竹中隐隐见乱石墙舍,径掩丛竹间,横穿入觅之,始得一门,曰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众喜,曰:非君则武陵源矣!山门紧闭,敲良久,无应者。忽旁开一门,呀然有声,一鹑衣少年出,面有菜色,足无完履,问曰:客何为者?竹逸稽首曰:慕此幽静,特来瞻仰。少年曰:如此穷山,僧散无人接待,请觅他游。言已,闭门欲进。云客急止之,许以启门放游,必当酬谢。少年笑曰:茶叶俱无,恐慢客耳,岂望酬耶?山门一启,即见佛面,金光与绿阴相映,庭阶石础苔积如绣。殿后台级如墙,石阑绕之。循台而西,有石形如馒头,高二丈许,细竹环其趾。再西折北,由斜廊蹑级而登。客堂三楹紧对大石。石下凿一小月池,清泉一派,荇藻交横。堂东即正殿。殿左西向为僧房厨灶。殿后临峭壁,树杂阴浓,仰不见天。】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而当我来到无隐庵遗址前,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似乎只有那座名叫“水晶宫”的石屋和两段石墙,还有散落其间的那些摩崖石刻遗存,才是真正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它见证了无隐庵的前世今生,但严格意义上的今生,还没有到来。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我走到了山坡山,俯瞰无隐庵的遗址,感觉它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百年以上的大树高高的矗立着,像饱经沧桑的老者,看惯了世事苍茫。

    我真的想问他,无隐庵何时能予以恢复,重见天日吗?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鹿苑”(咸丰丙辰冬日,鹿苑老和尚,宝华敏通)书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鱼乐”

【原创】城西揽胜(69)《无隐庵遗址》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