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镇北入口,牌楼正面
好久未去太仓了,也好久未发关于太仓的博文了。虽然如此,但我对于太仓还是有一种难舍的情结,或许是那里有我几位好友的缘故。相对于九十年代的频繁来往,现在见面的机会虽说不多,可心里总怀有几分挂念。

进入浏河古镇帆船雕塑

牌楼背面

浏河古镇简介及导览图
说起来似乎有些奇怪,当年我常去太仓,竟然从未涉足浏河古镇的。虽说当地的供销社与我也有些业务往来,但基本都是他们派员来太仓的城厢镇接洽的,给我的业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彼时的情景,至今依旧记忆犹新。

根雕艺术馆


浏河,旧名刘河,古称娄江。其位于太仓市东部,东濒长江入海口,与崇明岛隔江相望,是长江口的第二道门户,堪称江尾海头第一镇。


小窗光影

应是弹琴的雕塑吧?
浏河古镇,不仅是太仓市沿江的重要集镇,也是江苏省最大的渔业基地。明代航海家郑和统领大明船队,先后七次从这里起锚,泛海通使西洋,故号称“天下第一码头”。

浏河历史文化长廊



浏河古镇,是历史上著名的渔、盐集散地。漕粮北运,海贸隆盛,是海运的重要港口,史载“巨艘大舶栉比,番商富贾云集,外夷珍货棋置,户满万室”,被誉为“六国码头”。

吴健雄故居,憾不对外开放

明德弄口

人到浏河,印象留何?

浏河故事
从古镇的北端,走过“浏河古镇”的石牌坊,就算真正进入镇区了。
看路旁的古镇分布示意图,主通道中心北街由北至南呈收窄状,那宽的道路,似乎是已经作了拓宽改造。其东侧有三条支弄,由北向南分别为明德弄、王家弄和新东街。

娄东画苑

邢少兰艺术馆

张晓峰艺术馆

郁宏达艺术馆
其实,浏河古镇也是江南古镇典型的两街夹一河的格局。那条河,名为“澛漕塘”。其东侧为中心北街,西侧则为河西街。连通两岸的桥梁有五座,自北向南分别为明德桥、永安桥、茹经桥、中津桥和水带桥。

老街1

新兰理发店
临街保存原貌的木结构楼宇现有近八十幢,均为明清时期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较好的保留了传统的街区模式。河街相依,前店后宅,脉络分明,双向通达。

永安桥,一名北石桥,为平梁石桥。始建于清朝末年,是浏河镇区澛漕河上的四座古桥之一。


我那天是走到中心北街永安桥处,过桥由河西街南行的。一直走到老浏河北岸的滨河街,见到了那座纵跨于老浏河上的,有名的老浮桥。



傅焕光手植松

傅焕光手植松简介:“南京绿化之父”,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目之所及,应该说,浏河古镇在历史文化的弘扬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入街不远,我看到西侧有一家根雕艺术馆,便入内一观。店主利用自家的老屋,经营着根雕等古玩的行当。内部陈设古典雅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范公井亭

范公井:北宋范仲淹开凿澛漕塘,治理浏河流域水患的记忆。

时光印记
街的东侧,一条历史文化长廊,更是引人注目。里面介绍了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等浏河镇的知名人物,以及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让人们看到了浏河古镇的历史风云,人文荟萃。

茹经桥:石拱桥。

唐文治先生简介勒石:中国工科先驱唐文治先生,号“茹经”。
历史文化长廊对面,则有张晓峰艺术馆,陈列了大量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 “辛勤耕耘、誉满中华”、“故土情深、再创辉煌”和“以乐会友、广结善缘”三大部分,充分展示了张晓峰在音乐创作上攀登的艺术高峰。

娄东米酒文化馆

老街土菜馆

颜土艺舍休闲艺术体验馆
与之紧邻的郁宏达艺术馆,整个展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郁宏达的人物生平、艺术作品及主要成就,展厅中陈列了郁宏达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60余件,其作品风格气势磅礴,气象万千,颇具时代特色。

中津桥:始建于元明时期。初建时为拱形石桥,重建后为平梁石桥。

河景

附近还有一家邢少兰艺术馆,上下两层展示陈列了绘画、书法和陶瓷艺术品等,这里也是书画教学、创作、展示、交流的场所。

惬意的休闲区

小街2

小街3
走在古镇的老街上,眼前不断出现体现市井气息的传统店铺招牌,如理发店、老浏河土特产店、娄东米酒馆、老街土菜馆、浏河故事小店、留何小店等。此外,一些根据传统素材制作的文创产品,则沿街放置了不少摊位,形成了一个文创市集,赢得了游客们的青睐。

老浏河土特产商店

棉花糖

创意市集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3年2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