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2023-01-06 10:02:25)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西园寺

戒幢律寺

御赐牌坊

五百罗汉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西园寺”,可总称为“西园戒幢律寺”。但在苏州人的口里,平时都是习称其为“西园”的。

    这个地方,对我来说,似乎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小时候曾经去过多次;陌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陪从贵州回苏探亲的表弟去过一次。到去年十月五日,竟已暌违四十余年了。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记得以前去,都是由留园路自东向西,笃底直入西园弄走的。自从2003年,寺院在南面的上塘河上建造了福德桥和智慧桥后,进入寺院就恢复了历史上从正门进入的传统。

    正门隔河即为枫桥路,向西为枫桥景区,其中包括姑苏名刹寒山寺。现在想想也蛮怪的,这些年去寒山寺,多次路过一桥之隔的西园寺,居然一次也未弯进去过。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初名归元寺。明嘉靖(1522-1566年)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旧址),遂将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后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改名“戒幢律寺”。  

    从其平面布置图来看,整座寺院布局规整。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御赐牌楼、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佛教研究所等建筑,两侧分立钟、鼓楼,以及观音殿和五百罗汉堂。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西园寺的照壁,矗立在枫桥路北侧,上塘河南岸,正面书寺名“戒幢律寺”,背面为“自觉觉他”。这四个字,我初不明其意,原来是意指大乘菩萨不仅自己觉悟所修的佛法,也能使其他众生觉悟。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欲入禅寺,过东侧的福德桥和西侧的智慧桥均可。两桥为石拱桥,不仅形制相同,且长度、宽度和跨径亦相同,如双胞胎一般。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过桥,见前方正中矗立御赐牌楼。正中最上方明楼上竖额所题震国戒幢,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光绪皇帝敕赐。中门横额则题敕赐西园戒幢律寺,两侧石柱有联云:佛日增辉重开阊阖;宗风振律大启丛林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走过牌楼,就到了西园寺的山门前。这座山门殿,也是2003年后建造的,现为寺院入口。山门正上方是戒幢律寺匾额,两边的楹联为:一水设双桥广度群生登觉岸,三风垂百世严持净戒证菩提。山门内另有宗风真脉匾额,山门前左右各立石狮守护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进得山门,顿入幽静之境。林木参天,浓荫蔽日。林荫道之北端,天王殿是也。

    天王殿,气势恢宏,是江南寺院建筑的经典之作。其洞门东墙“苏州市佛教协会”和“戒幢佛学研究所”两块挂牌赫然醒目。前方东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殿内正中供奉弥勒菩萨,后背供奉韦驮菩萨,东西两侧为四大天王。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出天王殿,亦是庭院幽长,古木参天,所植香樟树、银杏树,树龄均超百年。院内香花桥下的香积池,与放生池相通。其北,即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大雄宝殿,又称大殿,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殿,也是寺院僧人早晚课诵和举行法会活动之所。其重檐歇山,面阔七楹,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是明清寺院建筑的杰作。殿前露台正中有花岗石座,铁铸万年宝鼎屹立其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入殿,迎面拜三方佛。释迦牟尼佛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引领人们自觉觉他,成就菩提。其两侧站立着上首弟子迦叶和阿难。东面药师佛,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保佑众生消灾延寿,吉祥如意;西面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人们解脱烦恼,清净自在。

    后背是以观音菩萨为中心的大型影壁群塑,东西两侧为二十诸天金身立像。后壁东供有大智文殊菩萨,西为大愿普贤菩萨。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大雄宝殿后之东侧为观音殿,建于清清光绪初年。明间上方悬挂三宝弟子于1986年书写的观音殿匾额。殿内置三座佛龛,供奉三尊坐相观音菩萨,左右各有善财、龙女侍从。两侧抱柱悬有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对联:妙相圆融遍尘刹而无求不应;悲心志切度群生而有感皆通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大雄宝殿正后方为藏经楼和佛学研究所,前廊内竖立着许多碑刻,用以记载西园寺的重修以及其他重要的修缮事宜。如“西园戒幢律寺修缮记碑”、“兴建山门、钟鼓楼、两桥碑记等。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说起西园寺,名声最大的莫过于“五百罗汉堂”了。其位于大雄宝殿后之西侧,外观看上去虽然并不宏伟,但却是十分深广。殿堂呈田字形,共四十八间,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相对排列。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原创】心泊东吴(33)《西园寺》上

    之前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是高大十三米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二是那尊特殊的佛像,四面具有四个不同的面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三是疯僧济公塑像,其生动传神,妙趣横生,令人倾倒,堪称杰作。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3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