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清宫,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游览沐浴的胜地,尤以曾经是唐杨贵妃的沐浴之地,而名闻天下。那里,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座唐代的汤池遗存,仿佛还在向人们讲述那遥远的传说,动人的故事。



上篇中已经提及《杨玉环奉诏温泉宫》的历史场景,从那时始,唐玄宗与她的爱情罗曼史,就此拉开了帷幕。其中除了笙箫管乐,轻歌曼舞外,宫中的汤池便是杨贵妃展示丰体腴态,冰肌玉肤之处。



如今,这些汤池,有了一个专属的名称,叫做“唐御汤遗址博物馆”,成为华清宫最核心的景点。本来就是嘛,华清池、华清池,自然就是要体现出汤池的特色来的。



从九龙湖往东。我看到了地上立有一块横式石碑,上镌“唐御汤遗址博物馆”。建筑群中,一座汉白玉的“贵妃出浴”半祼雕像十分醒目。姿态婀娜,楚楚动人。让我不禁想起了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唐御汤遗址博物馆,我看到的主要汤池有“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
“尚食汤”等。
这些汤池都相距不远,均建有仿古的宫殿保护。四周还挂有许多关于华清池、杨贵妃的图文资料,供游客观赏。我于是便一一看来,遂对其有所了解。



“莲花汤”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是一个可浴可泳的两用汤池,充分显示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皇权威严。池底一对约三十厘米的进水口,曾装有双莲花喷头同时向外喷水,并蒂石莲花象征着玄宗、贵妃的爱情。



“海棠汤”,俗称“贵妃池”,汤池的平面造型颇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场所。



“星辰汤”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测是工匠模拟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得此名。



“太子汤”故名思义是专供太子沐浴的汤池。“尚食汤”是专供尚食局官员沐浴的汤池。



这些汤池的水源,来自“星辰汤”后面的一口三眼温泉古源。几千年来,泉水源源不断,长流不息。后经医学鉴定,这里流出的泉水矿物质含量特别高,沐浴后对保护皮肤有非常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有一处名为“杨妃池”的汤池,其建于清代,室内汤池仿唐代贵妃池形制。门口标示为“蒋介石沐浴室”,简介上说,1703年,康熙西巡驻跸于此。1900年,慈禧、光绪西逃曾两次驻跸环园,于此沐浴。1936年西安事变前,蒋介石两次下榻五间厅,将此池作为行辕沐浴室。1957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来此游览沐浴,题写“杨妃池”三字。


与此不同的是,1961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夫人,陪同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夫妇参观华清池后,安排客人在贵宾池沐浴,自己却坚持在这间普通民众的汤池沐浴。



与华清宫内这些实体汤池相呼应的是,在宫门外华清城四大广场上,还有两组大型雕塑,彼此相得益彰。
一组雕塑在“温泉铭”广场上,刻有唐太宗所作《温泉铭》全文。《温泉铭》是唐太宗李世民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刻铭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其中曰:“金浆玉液,可以怡神驻寿”。它是记录骊山温泉的重要历史文献,详细描述了唐代重新整修骊山温泉,建宫辟宫的历史场景。



另一组雕塑在“春寒赐浴”广场上,以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诗句为素材,塑造和呈现了当年杨贵妃在唐华清宫海棠汤沐浴时的场景。



如今,汤池中的泉水已不复存在。难怪有人在网络上颇有微词,说其是最坑人的地方。但不管如何,华清宫的汤池在历史上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能够遗存至今,应该还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它见证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浪漫爱情,见证了一个皇朝的从盛到衰,至今仍能给我们某种意义上的启示。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年7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