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清宫,位于西安临潼的骊山脚下,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游览、沐浴的胜地。相传自西周的周幽王在这里建立离官始,及至秦、汉、隋、唐的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



华清宫,亦名“骊山宫”、“华清池”。2015年1月,与“骊山”景区合并升级,一体化运营后,便统称为“华清宫”景区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记得那天我是上午十点前到的华清宫,一直呆到了下午的三时,整整五个小时。但由于景区实在是大,看点多多,我还是未登上骊山的山顶。而旅伴则乘缆车上去,因而两人看到了并非完全相同的风景。



当我来到景区前,老远就看到有一座大型雕塑凌空而起,矗立在大唐华清城的中心——长恨歌广场之中央。这组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宇桐和刘铉担纲设计制作的“长恨歌”主题雕塑,整座雕塑高16.8米,以铸铜为主,石材为辅,以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为创作题材,以李隆基和杨贵妃为原型,以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演绎了他俩之间的一段旷世爱情故事。



你看那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如两只神鸟展翅翔天,比翼双飞。不正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动诠释吗?主基座下方四周,再辅以若干组与之相关的雕塑作品,烘托出了这种气氛,可谓主题突出,创意新奇,刻画细腻,人物传神,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并由此将大家的足迹,引向华清宫内,走进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领略引人入胜的盛唐风韵。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华清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曲折萦回,错落有致,构筑精美,富丽堂皇。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独特的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同时植以青松翠柏。荔枝园、芙蓉园、梨园、椒园、东花园等分布其间,把整个华清宫妆扮得格外妖娆。故清乾隆《临潼县志》称:“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



从华清宫的西门“望京门”入园,眼前果然是景色优美,风光旖旎,那里是芙蓉湖之所在。湖之南,有一座四层楼阁式的建筑,谓之“长生殿”。



长生殿,也叫“集灵台”,始建于唐代天宝六年(748年),为供奉唐代自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大圣皇后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共七位皇帝灵位之地,故唐代该殿也被称为“七圣殿”。


而长生殿更为人所知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据说这里曾是他俩七夕盟誓之地。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如此浪漫的中国古典爱情圣地,于2005年后得以重建。现成为《长恨歌》的主要表演场地。通过贵妃入宫、梨园春晓、贵妃出浴、七夕盟誓及安史之乱等内容,结合长生殿建筑主体,以及还原历史典故的场景,将原本在纸面上的故事叙述,转化到人们在现实空间中可以感受到的另类体验。


此外,长生殿还作为璀璨夺目的唐代文物与遗址资料的历史陈列展厅。以唐华清宫出土文物和遗址资料为展品,以唐开元盛世和天宝时期皇家文化为陈列内容, 系统展示了华清池六千年的历史文化。


芙蓉湖之东,还有一个湖泊,谓之“九龙湖”,又是一个景色秀丽,赏心悦目之处。
九龙湖四周,亭廊殿阁缘湖而筑,令人目不暇接。湖西有九曲回廊,上下贯通“龙石舫”和“沉香亭”,湖东有“宜春阁”和“宜春殿”;湖南有“晨旭亭”、“晚霞亭”、“九龙桥”、“龙吟榭”;湖北则有较大的单体建筑“飞霜殿”。其名称之来历,是由于温泉在冬天寒冷的空气中喷水,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名。该殿雕梁画栋,绚丽夺目,传说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寝殿。


在飞霜殿之北,我看到有一幅大型的汉白玉《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由西安国画院院长张义潜教授创作,施以铁线描画法,用化学药剂腐蚀而成。画中杨玉环正在向唐玄宗敬酒,唐玄宗一脸欣然,高力士笑着侍立在旁边,四周有大量宫女伺候,还有乐工奏乐,宫女跳舞,气氛热烈。以艺术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杨玉环奉诏入宫时的情景。



我来到了飞霜殿西侧的“沉香殿”,顿时联想到了“沉香亭”,那个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曾经挥笔写就“清平调三首”的地方。虽说此宫非彼宫,此殿非彼亭,但相同的“沉香”两字,仿佛让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我想,当唐明皇和杨贵妃听到如此溢美之词时,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代君王和宠妃,乃至诗仙李白,早身已作古,而这些词,历经岁月的沉淀,至今依然如此香艳,余韵悠长。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年7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