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慈恩寺院墙外,东、西两侧皆为步道,连通大雁塔南、北两个广场。步道东侧和西侧,亦即雁塔东苑和雁塔西苑区域,也有一些开放式的景点可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哦。


东侧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和“陕西戏曲大观园”,分列其南、北,西侧则有“陕西民俗大观园”。这三个地方,第一和第三我进去转了一圈,而第二个并未深入,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沿街的景观。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看到“遗址”两字,让我心生疑惑,难道刚拜访过的大慈恩寺是易地重建的不成?


其实不然。
唐大慈恩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乃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了追悼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皇宫城南晋昌里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的新寺,面积将近二十三万平方米,为唐代规模最大的寺院。因其呈现宏伟壮丽之态,故唐太宗李世民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


寺院落成后,唐代高僧玄奘受朝庭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在寺内亲自督造了大雁塔,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此后,大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唯独大雁塔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现存寺院其实是当时的西塔院,仅为整座寺院规模的七分之一而已。


我在公园外围看到还有一块“曲江春晓”的勒石,其为2007年更名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之前的称呼。这是1988年日本船桥市与中国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的一座开放式公园,环境宜人,景致幽然。


我在院内,还看到有两组主题雕塑,分别是“高宗建寺”和“玄奘建塔”,还有几座佛像,体现了佛像庄严,以及佛寺创建和雁塔建造的过程。


“高宗建寺”,组雕前如是介绍: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高宗李治为皇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长孙皇后,而建成大慈恩寺。工程穷班李巧艺,尽衡霍良木,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床褥器物,备皆盈满。


“玄奘建塔”,组雕前如是介绍: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欲于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石塔,以安置从西域请回的经像。在建塔过程中,法师亲负蒉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功业斯毕。
这两组介绍,言简意赅,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建造年份,缘由,以及主持者一并和盘托出,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直至如今,寺与塔已历经了一千三百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寺院的七分之六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只能在其遗址上发一浩叹,想象其当年的盛景。而宝塔则基本保存完好,依然屹立在大慈恩寺的西塔院内,让人们亲睹其伟岸的身姿,感受其迷人的风采。
因当时未对“陕西戏曲大观园” 进行深入了解,故借本文贴出沿街拍得的五张(一张组雕,四张脸谱)照片,权且也作为一种纪念吧。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年5月2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