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2022-05-13 21:35:10)
标签:

原创见闻

西岳华山

落雁峰

朝阳峰

华山论剑

分类: 萍踪浮影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在去往南峰的路上,我再次走过了青龙背山脊。一如刚才来时的样子,尽管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两侧深不见底。但因云雾弥漫,能见度差,没有参照物,故也不觉得自己正在走的是一条险道了。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过了青龙背,向南峰进发。我见道旁有一处“炼丹炉”遗址。其原系“孝子峰”顶一座庙宇内殿前所置,于明万历十四年三月,由道士高全阳所铸。后庙倾炉毁,于1987年重铸。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华山主峰有五,而以南峰最高,称“华山极顶”,海拔2154.9米。因归雁南飞常憩于此,故又名“落雁峰”。南峰呈三峰鼎立之势,“落雁峰”居中,“孝子峰”和“松桧峰”分列西、东两翼。

    当我来到南峰脚下时,但见其南崖壁陡峭,如刀削斧劈。那苍松翠桧,扎根于岩石的罅隙中,犹如汲取了天地日月之精华一般。有的挺拔直立,傲视苍穹;有的俯身探出,迎迓宾客;……缀苍翠于灰褐之上,融俊秀于雄浑之中。在我眼中,它们已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而是一个个富有人格精神的人了。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竹石》的那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如此,况松桧乎?此刻,我借花献佛,作为对苍松翠桧的一种礼赞。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南峰上下,又是一个石刻的露天博物馆。数量之多,似乎超过了西峰。一路从峰下观摩到峰顶,竟也费些功夫。这些题刻,多为名家手笔,极尽了对南峰的溢美之辞,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可谓大饱眼福。其中仅有的一副对子,“天下绝无沉鱼面,太华独有落雁峰”,联中扣中国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之二,工整精致,讨人喜欢,只是未署落款,未知何人所撰。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登临南峰绝顶后,我又想到了刚在西峰看到的那块“青天在握”的石刻,用来形容南峰也十分合适,若加上一个“星辰可摘”则更为贴切。据说当年宋代名相寇准,在登临南峰后,曾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此为向上看,若是向远望呢,则是群峰竞秀,黄河、渭水如丝似带,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但这仅限于天朗气清的日子,应该说,根据季节和气候的不同,每个人登临绝顶后所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尤其感受更是迥异的。而此刻的我,看到的是雾气氤氲,山色空蒙。在峰顶不大的平台上,我照例可以“华山论剑”、“仰天池”。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华山论剑”碑文字,是由已故的金庸老先生所题写的。如今,斯人已逝,风范永存。眼前浮现出当年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中,“五绝”在华山论剑的场景,个个身怀绝技,人人目的不同,真是英雄莫问出处,威名震撼华岳。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仰天池,在华山海拔最高处,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池为岩石上一不规则形石凹,深约一米,池水面积约三平方米,水色清澈,略呈绿色。由于池水旱不干涸,涝不盈溢,故被列为华山十大谜之一。又传太上老君常汲此水炼制金丹,所以又称池为“太乙池”、“太上泉”。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从落雁峰下来东行,就来到了“松桧峰”, 以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著称。峰头有一座“金天宫”,亦称白帝祠,是华山主峰上祭祀华山神的主庙,乃魏太武年间(424425)所立。然旧址湮没已久,现今得以恢复。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金天宫下,有一巨石,形似鹰嘴,谓之“避诏崖”。 史志记载是古代隐遁之士藏匿珍贵典籍之地,《华岳集》记述北周时道士焦道广曾在此隐居。然其名则始于宋代,因著名隐士陈抟在此躲避朝廷征诏之后,此崖方得名,并成为华山的著名景观。洞额所镌避诏崖三字,相传乃陈抟手书。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我虽未抵近细观,但据介绍说,崖上有东西两岩相对,中间形成槽沟,东岩前倾悬空如覆,岩壁布满石窝状蜂巢。岩腹间凿一长方形石穴,面积约三平方米。洞口通西岩架独木为桥,抽去独木则无法进入洞中。由此看来,确为隐秘之处。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下行不久,我们又上抵“南天门”。这里,即为南峰之东侧了,华山最为惊险刺激的“长空栈道”就在其下。我们因本身没时间去体验,再说由于天雨临时封闭,当然只能作罢。

    从下南峰始,原来淅沥的小雨开始下大了,居然转为了中雨。然而,还是无法阻挡我与旅伴继续走向东峰的步伐。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同团的旅友中,有一对上海夫妇,均已七十八岁高龄,爱好旅游。莫说国内的地方,就是国外,他俩已去过了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实在是让人羡慕和钦佩。在从西峰到南峰后,去东峰的路上依然与我俩同行。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上东峰,先要经过“二仙坎”,与西峰的青龙背不同,它有一定的坡度。加之天雨路滑,上行时须倍加小心才是。故我俩也相应放缓些速度,一起顺利的来到了进入东峰的门户。

    入内,立见一个最为著名的“鹞子翻身”景点,据称比“长空栈道”更为刺激,难度更高。是日,亦与“长空栈道”一样,临时关闭,好在我们本来也没时间尝试,故也无所谓了。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东峰,又名“朝阳峰”,因位置居东得名。海拔2096.2米,在华山五大主峰中排名第二。其由一主三辅四个峰头组成,最高峰为“朝阳台”,其西为“玉女峰”,其东为“石楼峰”,其南为“博台”,相互辉映,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有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原属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作为华山主峰而单独存在了。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我俩登上了东峰之最高的“朝阳台“,台顶挺立着的几棵松,像是张开双臂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它们或许是感到寂寞的。此时,能体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而我的感受则是,见与不见,它们总在那里。云淡风轻,风侵雨袭,依旧不离不弃。纵使默然相见,也是寂静欢喜。

    台上视野开阔,一向是著名的观赏日出之地。我们的时间点既非早晨,亦非晴天,看日出自然无从谈起。再说,由于风雨如晦,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原来可看到的自然景观也统统成了隐者。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看时间已经不早,还是要自觉遵守团队集合时间规定,途中经中峰(玉女峰)岔口也不入,急急地一路回撤到西峰“太华索道”。

     记得那天的午餐是在缆车上吃的,也节省了一些时间。待出索道站,在高高的平台上,我一眼望到了左侧山体下方有一个类似猿猴的头像,戏称之为“人猿华山”。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我国有东、西、南、北、中五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华山是我其中第二个到过的山岳。前有泰山,后有恒山和嵩山。本次登华山,由于受时间和天气的限制,应该说只观赏了它的朦胧隐约之美,总感觉意犹未尽。真是“不识华山真面目,只缘身处雨雾中”啊!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原创】晋陕尽美(55)陕西华阴:《西岳华山》下


    在这样一座被称为“华夏之根”的名山大岳中,它的险峻,它的人文,真的是值得我再去好好地观赏和品味的。于是,心中存有一种念想,有生之年,还想再上一次华山。既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一次检阅和考验,又是一次自身精神和文化上的补充和滋养。

    “欲识华山真面目,还得再临此境中”,这一天,应该很快会到来的吧?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4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