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2021-08-26 09:27:12)
标签:

原创见闻

五峰山至天池山

山间小道

弥陀岭

弥陀庙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记得第二次去五峰山道院出来后,我和好友终于下定决心,要探寻一下之前一直想走的,从五峰山通往天池山的那条山道了。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这条山道,我俩以前在五峰山道院想去贺九岭道院时,曾询问过当地的村民,说是可以走的。但具体在哪个地方入口,乃至上山,却未尝知晓。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道院东侧,应该是最有可能的上山路径。但有当地驻军营地在焉。“卫兵神圣不得侵犯”,故只能远观,不可近视也。

    后经过我俩仔细观察,其实这条小道的起点,就在道院的东北侧下方,紧贴着道院的外墙边。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于是我俩绕到了道院后方,循着小路北去。不远处出现一个岔口,正好有护林人员在执勤。遂询问之,得知左侧稍宽且敞亮一点的山路,是通向白象湾的。而右侧掩映在杂树和草丛中的小路,才是去往天池山的,这正是我俩要走的路。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五峰山,因有大小不等的五个山峰而名。说是山峰,海拔最高亦仅百二十米而已。其与白象湾同属藏书地界,两者比邻着,故路也近些。而离天池山的路途则较远,要翻越几个山头,且中途还不能走错道。尤其是到了岔道口时,须留意是否有路牌指示,不然,就会走冤枉路了。不仅耗费体力,还耽误时间。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据说这条山道的形成,与五峰山道观有关。当年为了纪念苏州地方上的神医张仲景,乡人于此设观主祀。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必定相聚在此,烧香燃烛,祭拜一番,热闹异常。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周围的村民自然方便,东边的人们大多走羊肠岭而来,地势还算平坦。而北部的人们则需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而至。日子一长,便走出了这条山道。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我和好友沿着山坡走着,左侧大块的岩石裸露着,前方就来到了“弥陀岭”下。一条上山的石蹬小道蜿蜒向上,遂拾级上行。忽见路边一巨石前,矗立着一座类似石亭的构筑,古朴浑厚,苍劲有力。内侧崖壁刻“阿弥陀佛”四字,阴文描金,字体工整圆润,富有书法功底。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猜想之,这简陋的“弥陀”小庙,大概是那些经常往来的村民捐资或出工所筑吧?一是给那些行走于山道中人提供一个歇脚和避雨之处,二是在此亦能烧香拜佛,以示虔诚。看那地上累积的香灰,估计来此的信众也不少吧?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到了弥陀岭上,才发现山道高低起伏,坎坷崎岖。且是清一色的沙石路,脚下容易打滑。尤其是上下坡时,需倍加留意才行。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对于我俩来说,这是一条完全陌生的山道,充满着好奇和神秘。第一感觉,就是与以前走过的山道相比,这里僻静的多,难得看见有个把行人走过。第二就是,风化的岩石自然坦裸,偶露峥嵘,野趣十足。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在一个个小山包上,我俩都会稍事停留,环顾四野,俯瞰山下,瞬间有了一种“野旷天低树”、山高人为峰的感觉。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从五峰山到天池山,虽说总的方向是一路朝北,但其中也有若干个岔口。好在有路标指示,故不易偏道。尤其是到了后半段,只要贴着围墙行走便可。但路特别窄,脚几乎就是在布满沙石的浅沟里行走,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于是,有些地方,只能手脚并用了。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我俩曾多次去过天池山,并多方位地远观近赏过莲花峰的雄姿。但今天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遥望它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兴奋,仿佛已经忘却了路途的疲劳。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原创】城西揽胜(32)《五峰之天池》


    莲花峰,你听见飒飒的脚步声了吗?我俩正健步地向你走来。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18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