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林芝住了两宿,按照行程,第三天要返回拉萨。
一早七点半,团队便出发了,先要去工布(林芝古称)的一个藏民家去家访。不到一小时,我们来到了工布的邦仲村,在村口就受到了藏家女主人热情的欢迎和接待,并向每一位到访的成员,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女主人名叫格桑央珍,在藏语中是“幸福”、“珍贵”的意思,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随即,我们跟着她,走进了他的家园。
院子不大,里面有一幢二层的藏式住宅,看上去还很新,大家纷纷在屋前留影。因为根据藏族人的习惯,进了屋就不能拍照了,之前已与大家明说。对此,客随主便,当然不能冒犯,我们可都是遵纪守法的游客哦。

到了屋内,大家围着火炉坐定。这炉子,每个藏家都有。既是寒冷天烤火取暖之用,又可烧水、烙饼、蒸煮食品等。可以想象,一天的忙碌后,一大家子在火炉边吃吃喝喝,说说笑笑,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是十分温馨的。

格桑央珍用银壶为大家冲了酥油茶,并端上了青稞饼,让自远方来的客人品尝藏地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大家边享用着,边听起了她的介绍。
她如今已经是新时代的藏家女,有文化,有知识,被村里选送到对口帮扶的省份广东省去,上的佛山一中,与汉族人一样,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毕业后,照例也可在外找份工作,但她还是回到了家乡。村里安排她当了藏民家访的接待员,向各地来访人员宣传和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物产工艺。如虫草,灵芝,牦牛,藏香猪,还有银制工艺品等,每个月给她两千元报酬。她直言不讳地说,可能在外面找工作不止这个数,但想到村里培养了她,自己也要为村里出力。想到这个,也就值了。

据说,当地有些银制品手艺人,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工匠的后代。他们曾为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寺院,打造过精美的银饰,可见技艺非同一般。
我们在现场喝的水,是隔夜放在银制的容器里分解过的,含有丰富的银离子,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另外,她腰间系着的银腰带,也有滋阴壮阳功效,对女子,尤其是孕妇和产后恢复具有显著的功用。在现场,她拿起了一把因梳子,向大家展示了用其刮痧的过程。

刮痧,对于上些年纪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有个伤风感冒的,基本不会去医院的。一般都是用把瓷质的调羹,蘸少许白酒或清水,在颈后部和肩部靠近脊椎两侧刮拭。稍顷,便出现紫色条斑,从而达到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的效果。
至于用银制品刮痧,操作过程和结果呈现皆相同。但其究竟比瓷质的有多大好处,我就无从得知了。团队中正好有颈椎不适者,便在现场尝试了下,刮痧后,舒服了不少,效果还不错。

一个小时的介绍结束后,我们在格桑央珍引领下,来到了村部的一个银制品展示销售中心。里面陈列着品种繁多的银制品,现场还有银制品制作工艺过程的展示。客人买了银制品后,当场可以给你刻上自己的名字。团员中有些人买了自己中意的旅行杯和梳子等,作为馈赠和自用。

这种形式的展示和销售,应是扶贫和脱贫方法之一,似乎是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在从事这一方面的谋划和运作。因为,在我之后的青海,四川之行时,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家访形式和产品基本相似,只是接待的村庄和女主人变换了而已。

但不管如何,作为各地的游客,在分享了当地的美景后,能够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仿佛让我们自己的旅行,多了一种内涵,更加富有意义。
写于2020年11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