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萨八廓街的中心,应该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昭寺”了。人们通常说到西藏朝圣,一般都想到布达拉宫,其实不然。大昭寺,才是佛教徒心里至高无上的地方。
大昭寺广场
虽说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大昭寺“世界文化遗产”勒石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大昭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曾说:“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
寺前信众
何以见得?
虔诚的信众不顾路途遥远和风霜雨雪,有的甚至来自四川的阿坝,康定,遥遥两千多公里,转山转水转佛塔,三步一拜,匍匐叩地,历时三个月,乃至半年,吃尽千辛万苦,来到大昭寺朝佛,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五体投地
根据资料介绍:
大昭寺,由藏王松赞干布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寺庙共修建了三年有余,为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格局。
寺前一景
排队入寺
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而建的。
顶礼膜拜
至于“大昭”的名称,据说始于十五世纪。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
寺内信众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寺庙的初称“惹萨”,演化成后来的“拉萨”。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现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规模。
导游讲解
当我们团队来到大昭寺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我看到大昭寺的门口和寺内,挤满了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信众。有的一早就从各处涌向大昭寺,手执转动的玛呢轮,口中念念有词,默颂着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并开始围绕着大昭寺转经。
寺内景观1
后来我知道,藏民进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分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内圈);环大昭寺外墙一圈,即由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称为八廓(中圈);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外圈)。
寺内景观2
听介绍说,大昭寺最初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供奉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后来这尊佛像被“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取代,移至附近的“小昭寺”内。
寺内景观3
在寺庙内,除了殿屋间的空地,其余地方是禁止拍照的,好在我本身从无直接对准佛祖拍照的习惯,乃对佛祖的敬仰和敬畏之心使然。
寺内景观4
寺内最为珍贵的宝物,就是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了。人们争相前往,就是为了一睹其真容,据说它能给你带来好运,我也有幸亲眼目睹了。
寺内景观5
这尊觉阿释迦像(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原供奉于河南的“白马寺”,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唐太宗特意命人从该寺取出,僧人们皆百般留恋,依依不舍。
僧侣叩拜
寺院内的佛殿,除了释迦牟尼殿外,还有文殊殿、观音殿,以及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藏王殿等。我看到各种古老而精美的木雕和壁画,遍布寺内的殿里廊下,苦于时间窘迫,只能一晃而过,未及细细观赏。
寺内转经轮
寺内无数盏酥油灯,犹如慧炬长明;殿上好多个金屋顶,好似佛光普照。香烟袅袅,梵呗声声,整个寺院处于热闹而祥和的气氛中。我想,所谓的和谐,大抵如此吧?这或许就是佛祖的感召,宗教的力量。
寺前广场经幡柱
我看到大昭寺前,矗立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被我拍了下来。这块碑,名叫“唐蕃会盟碑”,立于公元823年,镌刻着汉藏两种文字。记述的是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史称“唐蕃会盟”,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
八廓街西南的经幡柱,“格桑达尔钦”(美好时光)
此经幡柱,乃拉萨民众对由六世达赖喇嘛转世的七世达赖喇嘛期待多年,
于1720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终于抵达拉萨时,
民众心愿遂成而举行的坐床庆典上树立的
唐蕃碑边上还有一株唐柳,相传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为当年长安灞桥离别时皇后所赐之柳枝所植。其顽强的生命力,延续着汉藏一千三百多年的亲情,是牢不可破民族团结的象征。此柳,本来也是要亲眼一看的,但因之前未知就在眼前,故错过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
写于2020年9月1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