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李公堤
“青年雕塑家交流中心”
作为“第五届金鸡湖双年展”主会场的李公堤,在八个主题展中共有五个在此展出。那日下午,我观看了四个,尚余一个隔日前往。

这个展览,设在李公堤文化艺术创意街区四期的“青年雕塑家交流中心”内,我也是第一次入内。
两层楼的空间,摆放着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的三十七件雕塑,均为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布置精致,光线柔和,突出了作品的特点和内涵。

雕塑,常被人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而“来自塞纳河的声音”,正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生动体现。五位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即克罗德·阿巴吉、让·卡尔多、让·安哥拉、安东尼·彭赛和布里吉特泰·尔齐耶夫,以“形体交响”、“理性诗性”、“人之不朽”、“自然伟力”、“心灵抽象”、“灵魂之躯”六个篇章,将雕塑之魅力及其韵致尽情渲染和发挥,让每个参观者面对一尊尊看似凝固,甚至冷若冰霜的物体,瞬间产生了与其对话和交流的欲望,使之鲜活起来。

观雕塑作品,与看平面的画有所不同。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方觉得原来每件作品都不简单。
可谓是:
这里的雕塑看过来,
看过来,看过来。
它们的形态很精彩,
我内心真是十分喜爱。

当然喽,雕塑作品,尤其是细微之处,最好还是要到现场细看。就我的照片所呈现的角度和形态,还是大打折扣的。
【克罗德·阿巴吉】
《上船》
《贝伦尼斯》
《大风》
《我的巴尔扎克》1
《我的巴尔扎克》2
《我的巴尔扎克》3

《墙人》
《悲伤》
《面部空缺》
【让·卡尔多】
《埃斯特卡尔公牛》
《法兰西》
《非洲维纳斯》
《男人躯干像》
《女人躯干像》
《泉》
《起飞》
《芽》1
《芽》2
《艳阳》
【让·安哥拉】
《贝尔加塞街扶手椅》
《近与远之间的行者》
《趋于平面化的男人像,版本1》
《趋于平面化的男人像,版本3》
《趋于平面化的女人像,版本2》
【安东尼·彭赛】
《奥芝加哥戈》
《波浪钳》
《玫瑰色果酱》
《玫瑰生命》
《倾听》
《吸人》1
《吸人》2
【布里吉特泰·尔齐耶夫】
《守夜人1号》
《守夜人2、3号》
《守夜人5号》
《守夜人11号》
写于2020年10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