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2020-07-23 21:28:38)
标签:

原创见闻

东山西巷村

燕诒堂

骑龙殿、古柏

吴国瞭望塔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顶停车场处的大幅宣传标语


    应该说,西巷村在从传统农业转型到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方面,已经摸索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通过养殖青蛙,营造生态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让富足乡村,美丽乡村成为了现实。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跟随当地村民进村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新修的“骑行步道”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平整的村道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硕大的白果


    其实,在西巷村,除了感受浓浓的青蛙氛围外,村里还有其他的一些看点。

    西巷村对面,就是摆渡到太湖三山岛的长圻码头。那天,我和好友是在那里下的车。正好碰到一位村里的村妇,于是就跟着她进村了。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村庄升级宣传栏1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村庄升级宣传栏2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一池莲花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蜂恋花


    这条村道,谓之“东巷”,在长圻公交首末站和长圻码头停车场边上。其与西边的那条碎石小径“西巷”不同,为环西巷村“骑行步道”的一个区段,两侧绿荫簇拥着,地面平整且防滑,走在上面非常舒服。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睡美人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粪污废水处理系统指示牌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村内环境整洁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新建宅院


    在村口,我看到一个水池,上有木构凉亭和曲桥,北侧有假山瀑布,水面上睡莲静静地开着,让我这个初来乍到之人,初始印象良好。殊不知,村民告诉我,这下面是一个化粪池,全村的粪便全由它处理。见其西侧的草坪上,竖着一块块小牌子,标明了粪污的归纳和处理流程,更让我眼界大开。我试着深吸了一口气,却闻不到些许异味,脑海里浮现出往日农村里粪坑和粪缸,以及传出阵阵恶臭的普遍情景,两相对照,可谓天壤之别,真是化腐臭为神奇啊。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燕诒堂”一侧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燕诒堂”正面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燕诒堂”保护牌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燕诒堂”前的古井


    我俩从东巷迂回到西边的西巷,这条南北贯穿全村的主道,从环山公路一直延至村落深处。

    在行至西巷码头后,路面由碎石换成了石板,中间有一口古井。路东侧存一座老宅,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门关着,也无文保或控保石碑,只墙上一块由杨湾古村挂贴的简易标牌,上面有的字迹虽已模糊不清,但“明末清初建筑”几字尚能辨认。经查阅,未见有相关资料介绍,故尚未知此堂主人姓甚名谁。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村内石板街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石板街内“解馋杂货铺”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石板街内新发现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石板街内古银杏树


    这条石板街,为村里的主要道路,两侧民居鳞次栉比,有的已经改造成为民宿、商铺和场馆。我和好友几乎从头走到了尾,问村民村里还有什么景物可看。答曰:山上还有古庙、古柏和吴国瞭望台,实在是让我俩喜出望外,兴奋不已。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石板街内古井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村北首新建民居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民居墙上“美丽庭院”标准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上山石板道反观


    于是顺道上了山坡,向北寻得一处瞭望台,是新筑的,但其实并非是“吴国瞭望台”。遂走上台去,望望野景,亦有意外之乐。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上新建的中式宅院1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上新建的中式宅院2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上新建的中式宅院3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旁若无人


    这条山岭,大概就是长圻岭了。我俩沿山上的车道一路南行,走过西巷山顶停车场、西巷村木牌坊,来到了古柏和古庙前。

    初见这棵千年古柏,确实让人震撼。看它躯干粗壮,虬枝百结,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岁月沧桑了它的容颜,却矍铄着它的精神。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新建的瞭望台远观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在新建的瞭望台上观景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新建的瞭望台近观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高耸入云的信号塔


    这棵古柏,曰“骑龙柏”,是西巷人为了纪念一位名叫许骑龙的人而植下的。而这许骑龙究竟何许人也,竟能得到当地村民如此敬仰?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新建的瞭望台下的“海州常山”花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在新建的瞭望台上眺望太湖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水色空蒙,岛影隐约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顶车道上的“西巷村”木坊


    许骑龙,是与西巷村一山之隔的南望村人。南宋年间,村里有不少人在金陵做生意,由于交通不便,好几年才能返乡一次,不免有思乡念亲之情,尤以春节为甚。一个除夕夜,许骑龙见众人思家心切,一筹莫展,便说我有办法让大家初一早晨在家过年。他从屋里拉出一条长约五米,直径五十厘米的草龙,说只要骑驾于上,便能如愿。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顶观光楼阁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在楼阁内观望西巷村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骑龙殿”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骑龙殿”前古碑


    众乡亲见此状,视若儿戏,怎敢轻易造次。只一个憨二随许骑龙乘龙而起,两人安抵南望,后许不知去向。这似神仙相助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

    后憨二经商发了财,为答谢许骑龙相助之恩,遂捐资在山上建了一座小庙,起名“骑龙殿”。可惜因年代久远,原庙早毁,现见之物,乃去年方才恢复。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骑龙殿”边下山道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骑龙殿”后“骑龙柏”1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骑龙殿”后“骑龙柏”2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骑龙殿”后“骑龙柏”3


    从骑龙殿再南行,是一条山间小路,通向长圻咀。看那地形,这长圻咀最早应是伸向太湖边的。后因建造环山公路,这“咀”往里缩短了一大截。

    那里有一个观光平台,有高中低几个层次,供游客观赏太湖风光。我凭栏眺望了一会,感到那远山含黛,近水漾波的景色很美。难怪有一帮人,早早地带着休闲桌椅,占据了有利位置吃吃自助餐,讲讲山海经,打打扑克牌,只求身心得放松,不觉时光已老去。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农业综合开发,观光项目区石碑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好大一棵杨梅树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顶观景平台1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顶观景平台2


    山道尽头,一座花岗岩的城堡巍然屹立,谓之“长圻咀吴国瞭望塔”,颇有气势。据说下面是一座蓄水池,经外面围砌石块后,成了一个居高瞭望和观光之处。这个地方,连同南望、北望,春秋时期是吴越交兵的前哨阵地,一座瞭望塔,其重要的军事作用不言而喻。看那架势,亦似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其虽非原物,但亦可让后人凭吊古战场,抒发怀古之幽情。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在山顶观景平台摄影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湖岛云浮,水波平静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长圻咀吴国瞭望台”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湖中快艇飞驰


    我登上瞭望塔,远望三山岛,顿有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之感。遥想清代诗人吴定璋写于三百年前的《长圻远眺》诗,不知是否在此吟就:

“长圻龙气接三山,

泽厥绵延一望间。

烟水漾中分聚落,

居然蓬莱在人寰。”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长圻咀吴国瞭望台”远眺1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长圻咀吴国瞭望台”远眺2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山下村里新建的,还未使用的菜场

【原创】太湖风韵(98)东山:《西巷村》下
环山公路上的“西巷桥”


    太湖三山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一种向往。

 

                                                                  写于20207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