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2020-07-20 21:09:30)
标签:

原创见闻

太湖东山

西巷村

青蛙村

两栖小镇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去年秋深,和好友两去北望、南望两村。其实,西巷村就在长圻码头对面,从南望村过去不远。

    早就听闻西巷村是一个“青蛙村”,据说那里的青蛙品种多达六十一种。尤其是在台湾被视为珍稀的,属于一级保护动物的“金线蛙”,在西巷村却随处可见。这让来该村策划和规划的台湾团队成员,多少有些惊奇。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去年我和好友未去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深秋天了,青蛙应该是都隐藏起来了吧,并不是观察的好时机。而今年七月四日,我俩一早在横泾老面馆吃了面以后,早早地就奔赴东山,来到了传说中的青蛙村。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青蛙村”,现在成了西巷村的别称,并非凭空臆造而来。这个隶属于杨湾古村的自然村落,自2014年邀请台湾文创团队进行生态环境调研后,根据村里青蛙品种众多,资源十分丰富的实情,确定了以“青蛙”为主线,作为发展文创和旅游产业的切入点,打造具有乡土气息及国际品质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品牌。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我漫步在村道上,形象生动,萌态可爱的青蛙扑面而来,地上、墙上、树上到处可见。形式有雕塑、墙绘、涂鸦等,就连平常的指示牌、民宿店招、示意图,都含有青蛙的元素。真是:君到西巷见,处处皆青蛙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青蛙,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两栖动物,其与生俱来似乎就与人有一种亲近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农耕社会显得格外突出。但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稻田大面积的减少,青蛙的种群和数量也随之锐减了。可以想象,一个村庄,在夏天如果没有了蛙鸣,那是会大为逊色的。严格地说,这种村庄,还叫村庄吗?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我以为,青蛙,是夏季的代言者,也是乡村的代言者。有了它,夏天才别有风情,乡村方独具魅力。人们栖息或暂居于此,那才是一种诗意的栖居,那才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归宿。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若说遗憾,就是我在村里未见到一只实体青蛙,也未听闻青蛙的叫声,这可能是青蛙的特性所致。白天大部分的时候都安安静静地躲在暗处,并不发出声音,故人们或天敌不易发现,以免被捕杀,或许也是它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吧?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带着疑惑,那天中午在“解馋杂货铺”用餐时,我问起村民。他们说晚上不要太闹猛哦,几乎就是青蛙们的大合唱了,此伏彼起,通宵达旦。我说那白天游客来了,看不到青蛙总感觉有缺失,是否能集中一个地方,将青蛙这多品种挨个展示出来。若活体有困难,哪怕有个图文展示区也好啊。他们说是可以反映给领导,但未知结果如何?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后来我在村里主要的巷弄内,看到有一座二层建筑,墙上标着“青蛙科普馆“的字样,但门关着,不知道里面是否有青蛙的活体或图文展示?如有的话,那就弥补了游客们在田间地头看不到青蛙的缺憾了。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97)东山:《西巷村》上

 

(未完待续)

                                                                  写于20207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