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572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2020-07-14 08:06:12)
标签:

原创见闻

太湖西山

辛村

燕贻堂

辛村小学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辛村,与后埠古村紧挨着,地方也不大。本来是想在后埠古村篇里一笔带过的,后来到了实地一看,回家后再翻翻那些照片,感到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故就独立成篇了。

    辛村,与后埠古村一样,同处于西山岛东北部,现统属蒋东村管辖。在明代,它是从后埠村向南分出的村落,原称“新村湾”,后因村旁有黄犊山,取黄犊辛劳之意,得名辛村。蒋氏、费氏是村中大族,与后埠村类同。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辛村112号前小巷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辛村112号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辛村112号“共产党员户”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路边的植物


    那日我和好友在后埠古村的“费孝子祠”门口探视一番后,想接着去辛村,看看那所创建于民国期间的小学。见一中年男子走来,于是便上前询问。结果巧了,那人说自己小时候就是在辛村小学念的书,并指点在前方的路口右拐进去就到。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辛村小学门口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辛村小学内景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东南角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东墙


    当我俩寻到学校前,见门开着,门头上方写着“吴县金庭辛村小学”,门牌为“蒋东村辛村(1)111号”。这多年,在古村走村访巷时,我俩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从不贸然进入人家的属地,即便是门开着,也要在门外喊几声“里面是否有人”?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方进入看看。

    当里面的一位妇女应声出来后,明显是不希望让我俩进入的意思,故只能作罢。在门口透过枇杷树,看到里面似乎已经整饰过了,因不得而入,匣覅去弄清爽俚是啥人哉。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门口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市文保碑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文保碑背面简介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一进后天井返望


    沿着小巷朝前走,本来想今朝的辛村之行就此几无所获的结束了。但不远处的一座外观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老宅,却给我俩带来莫大的惊喜。据说村内现有明清建筑三处,此为其一。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天井墙上的山草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二、三进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二进后返望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门闩洞


    我俩从外观上看是一座老宅,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殊不知竟是“燕贻堂”之所在。我俩来到门前,见门牌是“蒋东村辛村(296号”,看样子,似乎里面已经没人居住了。当走过墙门间到天井时,看到立有“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三进住楼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住楼楼梯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三进返望


    石碑背面有文字简介如下:燕贻堂位于金庭镇辛村96号,系明清建筑。该堂有门屋、大厅、住楼三进,门屋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大厅面阔五间,前附两厢楼,后带两厢屋,进深七檩。住楼面阔五间,带两厢楼。该堂大厅山雾云雕刻雄浑流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燕贻堂”西墙边弄券门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券门门额“其旋”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在券门下探视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里面杂草丛生


    燕贻堂是金庭镇在苏州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布局较完整的明代建筑。这座三百余平方米的老宅,至今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骨架犹在,但肌肤皆损。透过它那弱不禁风的样子,我似乎看到了它随着沧桑岁月,而流逝的青春年华。虽然我不知道其主人姓甚名谁,更不晓得这多年来,在这老宅里曾经演绎的故事,但这又有何妨?它让每个像我一样的未知情者,多了一份想象。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村西首新建水泥平桥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桥两岸景色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数树枇杷出墙来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金庭镇蒋东村“法治文化园”


    从第一进走到第三进,然后返身而出,在其外墙西侧看到有一条边弄。远远望去,笃底有一座券门,门额砖刻篆书“其旋”两字。走到门前一看,里面是一条弄堂,底部有一扇关着的小木门。地上杂草丛生,看来是很久没有人走了。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法治文化园”亭廊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法治文化园”雕塑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鹅鸭的王国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善于表现


    继续西行,来到了辛村的西端。一座新建的小桥边,有一座“法治文化园”,作为蒋东村的普法宣传园地。小河里,一群鹅鸭在水中自由地游弋嬉戏。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悠哉游哉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诗情画意

【原创】太湖风韵(95)西山:《辛村》
  情景交融

    向西望去,远处的应是庭山。近处一座木栈桥架于水面,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山水画面。河滩石阶上,一位村妇正在洗涮。静态的画面里瞬间注入了动态的元素,那就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与自然融合出的和谐之诗,晕染出的静美之画。

                                                                   写于2020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