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2020-07-05 20:52:34)
标签:

原创见闻

太湖西山

元山村

轮船码头

采石宕口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这个地方,我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去过。那时,我是去劳改农场办事,虽然已记不起当年是怎样从码头走到场区的,但那遍布的采石坑和采石场景,至今仍有依稀印象。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村委会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苏州金洞庭果园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京东枇杷快递点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村的一个自然村


    这也是我首次接触西山,那时不通公路,从苏州木渎船闸桥坐船前往,需要四个小时,码头就在元山。待我第二次和大学同班同学一起再到西山时,已经是一九八五年了。依旧是元山码头下的船,然后骑着自行车走了。而对于这个客运码头,以及周边的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已不大记得了。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街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停车场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完成历史使命的元山客运码头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曾经熙熙嚷嚷的人群从这里上下船


    光阴荏苒,岁月倥偬。当我今年五月份再次踏足元山时,一晃已是三十五年了。我看到了这个旧时的客运码头,铁丝们关着。走近向里窥望,荒草丛生,乱象横陈,这难道就是当年那个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地方吗?忽然有了一种“码头虽在,情思难托”的感受。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公交首末站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废弃的码头仓库1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废弃的码头仓库2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废弃的码头仓库3


    元山,地处西山岛的东端,离苏州的直线距离最近,自古以来,便是苏州与西山水上交通的要道。当时客运航班设码头于此,方便了岛上居民的出行,以及与苏州的往来。但自上世纪一九九四年太湖大桥开通后,班轮也因此停航,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惟余一个废弃的码头,供那些有怀旧情结的人来此凭吊和回忆。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似为原货运码头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废弃的渔船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原来的邮电局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乖巧的猫咪


    元山码头周边,以前有集市,是个热闹之地。而今,门前空荡荡的广场,大白天也不见人影,静得出奇。因为西山的环岛公路不通这里,每天仅有稀疏的定时公交到达,人流量不大,似乎已成了一个偏僻的角落。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渔政所和水泥厂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西山水泥厂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江苏省太湖渔政和苏州市城区地方海事处执勤点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港湾里的渔政船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面向太湖,随时出勤


    从船码头门前右弯过去,看到江苏省太湖渔政和苏州市城区地方海事处的执勤点仍在此值守,上方的一座水塔上,标着“西山水泥厂”的字样。哦,巧了,这不就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原来所在的老厂吗?他若干年前似有先见之明,早就携妻儿到了苏州工作,而水泥厂随后也寿终正寝了。那里,至今还保留着几幢职工家属楼,有的老工人依然住在那。我与一位退休女工攀谈了几句,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她与我同学认得,只是好多年未见面了。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去往元山宕口的小道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泉水淙淙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走向元山宕口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宕口初露真容


    太湖自古出奇石,每年入贡朝廷花石无数。由于数量巨大,北宋徽宗时期甚至将运输花石的船只编组,是谓“花石纲”。然而,长年累月,无休无止的开采,原来的山头被削平,甚至还向下挖了几十米。形成了一个个高低落差巨大的裸露宕口,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残存山体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宕口1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宕口2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宕口3


    1999121日,《苏州市禁止开山采石条例》的制定,后经苏州市、江苏省两级人大的的批准,于200021日起正式施行。于是,原来的宕口被山泉和雨水灌满,形成了一个个人工湖,澄碧的湖水映衬着陡峭的崖壁,蜕变为有些人口中称呼的“苏州的大峡谷”和“苏州的九寨沟”。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元山宕口全景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美得让人心醉


    从轮船码头的左侧绕行至崖壁,再下行便是一道瑰丽的风景。在宕口上缘美美的欣赏,深深的吸气,可谓撩人眼目,醉人心脾。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萧天君庙全景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上山台阶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再上一层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萧天君殿


    因在到元山停车场之前,偶看见其前面的矮山上有一座庙,故后来上去看了一下,原来是一座“萧天君庙”。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萧天君庙前廊中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萧天君庙前廊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萧天君庙炉台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萧天君庙一侧


    据《洞庭西山历史遗存分志》中介绍,萧天君庙,俗称五老爷庙,在鼋头,为屯山墩,原名囤山,因青石山形若米囤故名。被过去太湖渔民奉为渔神—“网船五”,香火极盛。一说此庙实为南朝梁武帝玄孙,昭明太子曾孙萧瑀(弟兄五人,瑀行五),隋末殉节于此,后人建祠纪念。祠毁于“文革”,历代题词碑刻均毁,其中有光绪十六年(1890年)暴式昭所撰《萧天君行实记》。一说是西山有五位老爷,并在各地建有专门的庙宇供奉。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俯瞰民居

【原创】太湖风韵(92)西山:《元山村》
远眺太湖


    但不管如何,渔民们建祠立庙,祈求神灵护佑,风调雨顺,表达了心中良好的愿望。站在屯山墩上,我眺望着烟波浩渺的太湖,心中不由得为他们默默祈祷。

 

                                                                 写于20206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