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镇同里,若论名气最大的私家花园宅第,那就非“退思园”莫属了。


退思园,为晚清私家园林。其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布局巧妙,构筑精致。园内的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错落有致。且每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呼应,具有步移景异,相映成辉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



因此,退思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5A级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口斜置的石座上,安放着“世界文化遗产”的铭牌。两侧墙上分别挂着“苏州园林退思园(清)”、“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退思园(丽则女学校旧址)”和“退思园简介”四块牌子。


简介的上半段如是写道:
退思园(丽则女学校旧址),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1837—1888年),字畹香,号南云,任安徽凤(阳)、颍(川)、六(安)、泗(州)兵备道。光绪十一年(1885年)罢官归里营建新宅,取名“退思”,寓意“退则思过”。清书画家袁龙设计,建筑为东西横向布局,占地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平方米。园以池为中心,亭台楼阁皆贴水而建,以“贴水园”著称于世。


古人造园,其蓝图皆由文人画家勾画,建筑构造,叠山理水,既体现园主的个性追求,又具有一定的共性章法。退思园受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即前宅后园的形式。故我们在实地看到的是,自西向东构筑的,即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局。可谓因地制宜,别开生面。


当我逐一看过三进外宅的门厅(轿厅)、茶厅、正厅和畹芗楼(走马楼)后,就来到了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其介于左宅和右园之间,那种自然合理的过渡,具有引人入胜之妙。待从“得闲小筑”圆洞门移步至园中,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茶厅:





正厅(荫余堂)




畹芗楼








旱船



坐春望月楼









岁寒居




揽胜阁




(未完待续)
写于2020年4月2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