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584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

(2020-02-26 21:41:41)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丝绸博物馆

丝织历史

行业兴衰

文化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外观


    有人曾经如此比喻:“丝绸之于苏州,犹如香水之于巴黎”。作为苏州最古老、最传统的产业,丝绸与苏州相生相伴,血脉相连。苏州的丝绸行业,曾经是地方的支柱,苏州的骄傲。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前广场雕塑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纵深回看入口处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入口处壁画和雕塑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织之母嫘祖塑像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建馆纪略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的苏州城里,有不少丝织厂。名气大一点的有振亚丝织厂、东吴丝织厂、光明丝织厂、新苏丝织厂四大名旦,还有锦绣丝织厂、新风丝织厂、新光丝织厂、苏州织锦厂、丝织试样厂等。在丝绸之乡吴江盛泽,亦有四大名角,即新生、新联、新华、新民丝织厂。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古代厅:“丝风颂古”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图文介绍1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图文介绍2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图文介绍3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图文介绍4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图文介绍5

    与之相关的行业管理机构,为苏州丝绸工业公司;与之相关的大专院所有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丝绸研究所等;与之相关的配套厂家有苏州第一丝厂、苏州江南丝厂,苏州绸缎炼染一厂,苏州绸缎炼染二厂等。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古代丝织残片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织残片:菱纹花罗地菩提纹绣(辽·会同四年)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织残片:敷彩印花纱(西汉长沙马王堆)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狩猎纹、条形几何纹、方孔纱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绣1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绣2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三寸金莲

    丝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从业人员多。那时,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邻居,总会有个把人从事这个行当。说句毫不夸张的话,似乎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关联,就不能算作真正的苏州人了。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花瓣团窠瑞鸟衔绶纹锦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女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织造署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织造署模型展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民国街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服饰橱窗

    我的亲戚朋友中,也有不少就是从事丝织行业的。丈母娘在东吴丝织厂,小姨子曾在新苏丝织厂,小舅子和其夫人在新风丝织厂,大学同学有几位分别在振亚、新生、新联等丝织厂,原单位也有从丝织厂转业过来的同事。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图文介绍1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图文介绍2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之蚕房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 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之结茧


    但曾几何时,他们中的人,退休的退休,转行的转行,下岗的下岗,处境大多不妙,结局大多不佳。曾经风光无限的丝织企业,从当初的“唧唧复唧唧,三班昼夜织”,到后来的“不闻机杼声,惟有徒叹息”了。那种落差,恐非局中人所能品味。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之灶台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之客堂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之刺绣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场景模型展示之房间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蚕桑:茧品种、蚕丝纤维实物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桑梓苑:江南养蚕人家桑园实景

    这事说起来也怪,城里的丝织企业不行了,仿佛一夜之间全军覆没,香消玉殒。但县城里的丝织企业有些不还存在着吗?生存得好好的,因为市场还是有这个需求。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你只要到吴江盛泽,去逛逛那个三十余万平方米的“东方丝绸市场”,看看那些驻场三千多家的商户,听听他们全年的交易量,便可知晓了。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后花园长廊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后花园景观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碑文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之路“峪阳关”


    应该说,苏州的丝织业,从隋唐到清朝,及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路辉煌的。如今,我们或许只能在丝绸博物馆里重见其繁荣兴旺的景象了。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场景模型展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场景模型展示之“调丝架”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场景模型展示之“脚踏缫丝车”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场景模型展示之“染丝”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场景模型展示之“摇纬车”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场景模型展示之“石元宝砑光整理” 

    苏州丝绸博物馆,位于人民路北寺塔西侧,即原来苏州绸缎炼染一厂的旧址。其于1991年落成,201310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之“古代织机图谱”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之“古代织机图谱”汇集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丁桥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多综多蹑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罗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腰机



    根据资料介绍:

    苏州丝绸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馆内设历史馆、现代馆、少儿科普馆、桑梓苑和丝织机械陈列室、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六大展区,其中历史馆包括古代厅、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和非遗厅六部分。截至20198月,该博物馆拥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级藏品700余件,各类标本及资料藏品3000余件。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立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蜀锦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素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斜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云锦大花楼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织染坊织机模型:竹笼机

    2009年,苏州丝绸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并被授予可移动文物〔织绣类〕修复一级资质。作为“宋锦”和“漳段”两项传统丝织技艺的非遗传承保护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为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中国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在丝绸文物复制、修复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木织机实物展示1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木织机实物展示2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木织机1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木织机2

    走进环境优雅的丝博馆,就像从今返古,完成一次穿越。心是静静的,步是轻轻的,面对一件件展品,一处处实景,仿佛能与之对话,与之交流。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织机械发展沿革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织机:K274型丝织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织机:K641型丝织机、铁木电力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织机:络丝车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织机:大圈框整经机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织机:捻丝车、并丝机

    这种对话交流,始自隋唐时期,当时苏州属于江南东道,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两宋时期,苏州宋锦最为有名,苏州、杭州、成都成为当时全国的三大织锦院;元朝时期,苏州建立了制造局,有名的苏州五色缎行销国外;明朝,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了前朝,丝织业极为繁盛,盛泽、震泽等新兴市镇有名;清朝,设立了苏州制造局,并分为南北两局;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仍有大大小小的丝织厂百余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传统丝织技艺非遗传承之“宋锦”图文介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册面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画幅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宋皇后服饰  制作人:钱小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西方极乐世界  制作人:钱小萍

    我相信,当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曾经的从业者,在馆里看到或者重温苏州丝织业繁荣发展的历史时,一定是感慨良多,充满眷恋之情的。然而,这一切,就像歌手姜育恒唱的那首《再回首》一样:“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思恋伴着我。……”。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传统丝织技艺非遗传承之“漳缎”图文介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漳缎:绣寿星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漳缎:女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传统织绣技艺非遗传承之“缂丝”图文介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缂丝:花卉台屏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缂丝:花卉册页(南宋)

    事已至此,就让它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吧。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传统织绣技艺非遗传承之“苏绣”图文介绍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绣:紫鸾鹊谱图(打子绣)  作者:顾文霞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苏绣:紫藤(单面绣)  作者:姚惠芬

【原创】姑苏文馆(7)《苏州丝绸博物馆》一帘幽梦

 

                                                                写于20202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