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2020-02-10 09:30:02)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太湖

洞庭东山

南望村

古银杏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有个成语,叫做“东张西望”。东张,在苏州的常熟;而西望呢,则在宜兴丁蜀镇,著名的紫砂专业村。有了东张,该有西张吧?它在苏州的张家港;那是否有东望呢?它连同另一个西望,则远在河北的邢台了。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到了苏州的洞庭东山,无需东张西望,只要南望、北望即可了。

    东山的南望,我之前并未听闻,只知道北望有一棵古银杏,前几年就想去看看。由于好几次时间都不凑巧,又听说吴巷村也有一棵,曾与好友一起转弯抹角地去了那里,结果也未看到。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去年十一月份,看到苏州市里和居住小区里的杏叶泛黄了,估计北望村的古杏也到了观赏期了吧?一天,我与好友相邀,一同前往。

    在去北望的途中,巧遇一位农妇。她说自己是南望村的,他们村里也有棵古银杏树,要比北望村的年岁还大出不少。甫一听闻,真是让我俩喜出望外。于是两人跟着她,先走进了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南望、北望,现皆处于东山环岛公路边,离摆渡去太湖三山岛的长圻码头不远了。而南望,则离长圻码头更近些。至于其名称的来历,则可追溯至两千五百年前。

    当时的吴国,为防范越国的偷袭,在太湖边上一南一北建了两个瞭望台,于是,便有了南望和北望之称。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南望村,依山面湖,风光优美,与北望村隔塘相望。尤其是在村道边,当我看到一大丛芦苇时,与好友一起禁不住的叫好。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范围,如此漂亮的芦苇,在阳光下迎风招展,直看得让人心醉,久久不忍离开。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村里的房子大多已经翻建了,这足以证明村民的富足。路边不时有高大的杏树出现,虽然并无名气,但也默默地妆扮这美丽的村庄。当我俩来到那棵古银杏树前时,不禁被它古朴苍劲,饱受沧桑的姿容感染了。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看那铭牌,树龄两千年。树高达30余米,干周长达20余米,胸径达3.7米,被誉为“江苏银杏王”。据称此树百年以前曾遭雷击,大难不死。之后又神奇般地在底部萌出了新枝,因树的顽强生命力,被当地乡民视为“神树”。我看到树后有一间屋,里面供着土神,村民们进着香烛,祈求一方平安。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因首次去,杏叶初黄,还未到最佳观赏期。因心恋于此,故两周后复去,见杏黄的叶儿在风中飘舞,光影耀眼,折射出生命的力量,充满生机。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走过古杏树,我俩向岭下自然村走去。看到坡道下有一处破烂不堪的老宅。大门虽然用铁丝网封着,但从边上仍可进入,但当然要十分注意安全。我俩在一面内墙壁上看到了一条繁体字的标语“红军万岁”,莫说原来的主人不是革命家庭,至少也是进步人士。说实话,这种具有特殊年代感的文字,往往是会引发人们的联想和猜想的。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原创】太湖风韵(89)东山:《南望村》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0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