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572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

(2020-01-15 09:07:56)
标签:

原创见闻

西山甪里古村

宝稼堂

世美堂、世德堂

南星桥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

    其实,在甪里古村,除了甪里先生、郑氏家族外,还有一位看似芝麻绿豆官的人物暴式昭为村民们称颂和怀念。

    暴式昭(18471895年),河南滑县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六年(18851890),在苏州西山任了五年的太湖甪头寨巡检司官职。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后因反映民意得罪上司而蒙冤被撤职,随后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百姓钦佩他的廉洁品格、感谢他的平日恩惠,全岛七八千户民众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居所,一时传为佳话。其好友,西山秦家堡的书画家秦敏树于清光绪辛卯春天创作《林屋山民送米图》,就真实地再现了西山村民们纷纷冒着鹅毛大雪为暴式昭送米送柴的感人场景。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宝稼堂” “南河头”32号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宝稼堂”边弄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宝稼堂”内1 

    还有当年暴式昭卸任回河南老家时,乡亲们聚集在永宁桥边跪送,依依惜别。

    为了纪念他,筹建于西山明月湾古村邓家祠堂的“廉吏暴式昭纪念馆”,亦于2009630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宝稼堂”内2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宝稼堂”内3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宝稼堂”内4


    我谢别了店主郑老板夫妇,从牌楼头西行,过牌楼头桥南拐,沿着郑泾港西岸,来到了南河头32号的郑家老宅“宝稼堂”,这是暴式昭当年在甪里任职期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郑泾港南河头沿岸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郑泾港南河头对岸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老屋

    “宝稼堂”,由郑氏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清代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建筑。原有四进,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如今仅存两进,即古堂的第二进和第四进,门厅和第三进均已拆掉。该故居曾在2010年整体维修过,但不对外开放。

    我看到大门紧闭着,于是从北边的弄堂里绕到其后,看到了部分颓败残破的景象。但可惜的是,暴式昭当年工作过的办公遗址—“巡检司衙署”,再也找不到了。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老宅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村里小巷1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村里小巷2

    从南河头继续南行,我到了曹家底,这是甪里古村的南端了。

    曹氏家族,也是该村的大姓,原籍甘肃同庆府栗亭(今成县),也是南迁的北方移民,是南宋抗蒙(元)名将曹友闻将军的嫡系后裔。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村里小巷3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村里小巷4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村里小巷5

    曹友闻(11891236年),南宋进士,初任绵竹尉、天水教授(教谕),精于武艺,性刚烈忠贞。时宋理宗朝宰臣甪里人郑清之主政,大批起用贤才,力主北伐,收复失地,形成南宋有名的端平中兴之治。是时,蒙古已崛起强盛,势侵西夏、金,南宋偏安局面形势危峻。从宋绍定三年(1230年)起,曹友闻弃从戎,救国于危亡,组织义军抗击入侵军(先金后蒙)于陕、川要塞地带,屡建奇功。

    后在阳平关大战中,以曹友闻将军为主将的宋军重创蒙古军后,因寡不敌众在关前全军覆没,曹将军战死殉国。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金果累累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新宅

    嗣子曹墀奉母韩氏奔京都临安报丧,理宗震悼,追赠曹友闻为龙图阁学士,赐谥毅节,赐书世忠两字,赐建祠于临安,封遗孀韩氏夫人为安阳县君,荫嗣曹墀为承务郎。

    时国事日非,曹墀泣不受命,求寻隐田园,经郑清之指引,于宋嘉熙三年(1239年)奉母隐居于甪里曹家底。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美堂”(曹家底42号)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美堂”最后一进大厅已毁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美堂”: 残存边墙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美堂”:砖雕门楼“庆既令居”额 


    我看到曹家底有一家人家大门开着,前挂曹家底39号、42号两块门牌。大门两侧八字敞开,前置青石雕花门墩,应是大户人家所在。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德堂”(曹家底46号)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德堂”残景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德堂”外景1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世德堂”外景2 

    在门口探头张望,见里面有老人正在吃午饭,便不好意思打扰。结果倒是外面的邻居大喊了一声“曹××,有人找你”,老人遂应声而出。我忙不迭地打招呼,只是想看看而已,谁知老人十分热情,引我入内,观看一番。并与我说这里正是“世美堂”,还有一处“世德堂”,都是曹家祖上留下的家业,到他这辈,已经是第三十世孙了。

    这方看罢,曹老先生又领我到了不远处的“世德堂”。在那里,我看到了残存的老屋和已翻建的新房。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俯瞰“南星桥”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南星桥”东堍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南星桥”桥面

    从曹家底一直南行,穿过环岛公路,路边可见古石桥一座。公路上的新桥谓之“曹家桥”,而古桥则为“南星桥”,一曰“孤星桥”,横跨郑泾港。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仰看“南星桥”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南星桥”西堍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南星桥”:古桥英姿

    “南星桥”,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甪里曹氏后裔曹泰禧、曹泰仪、曹泰临、曹泰扬四兄弟为庆祝母亲王氏八十大寿而建,后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由村中郑氏和沈氏两家出资重建。近些年在修建西山环岛公路时,所幸主事方为这座古桥让路,使之得以完整保存。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
金叶满地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
金扇摇曳

    站在长满杂草的桥上,回顾两次走访甪里古村的经历,我心里陡增了一种沧桑感。与此同时,似乎又增添了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古老破旧的村庄,大部分的老房拆旧建新,逐渐进行必要的改造,应是大势所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就包含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我们目前还能看到的物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芦苇轻扬

【原创】太湖风韵(81)西山:《甪里古村》下环岛公路新建的“曹家桥”

    带着这种心情,我沿着太湖边的新修公路,朝衙里古村进发。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1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