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2020-01-03 15:55:17)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太湖

洞庭西山

堂里古村

老宅小巷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堂里,是苏州太湖西山岛西部的一个古村,方圆一里许。其辉煌的历史,可谓大有“名堂”。这“名堂”,并非“花样”,而是来头。因为历史上那里的深宅大院,竟达七十二座之多,“堂里”之名亦因此而得。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随着历史的变迁,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堂里,似乎变得沉寂起来。别说外地人,即便是苏州人也未必熟悉这个地方。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近十几年来,由于堂里的大堂“仁本堂”修缮后并对外开放,引得各地游客前来观赏这座精致典雅的“西山雕花楼”,以及故乡是堂里的我国举重“三料”冠军陈艳青,尤其是她三度退役、三度复出,创造人生辉煌的传奇经历,无疑为堂里作了很好的形象广告,让更多的人逐渐走进、知道和了解了堂里。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关于这座古村落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徐氏叔侄两人为徐氏仁本堂族人中最为荣耀、最为敬重的祖先。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叔,即宋代十大抗金名将之一徐徽言,最后在晋宁战场上与金兵作战时为国捐躯。

    侄,即徐吉卿。其为智勇双全的爱国忠臣,在乾道五年(1169年)任平江府知府时,曾多次到太湖洞庭西山堂里等处游玩,并嘱其子异日必葬我于是。 徐吉卿卒,其子葬父于堂里,于是大兴土木,筑建邱墓、厅堂、房舍、宗祠、桥亭等。引得当时一些达官显贵以及巨商纷相仿效,来到堂里造房起屋。使原本相对闭塞的堂里,成为安家乐居的热土。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堂里古村,我去过两次。曾在之前的太湖风韵(20)《缥缈峰》下、太湖风韵(22)《西山雕花楼》和最近的太湖风韵(74)《涵村坞》诸篇中多有涉及,本次编发的上、下两篇仅为原古村中心区域的部分。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77)西山:《堂里古村》上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