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过得真快,去吴江的黎里古镇,倏忽已经半年多了。那水乡的迷人景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黎里古镇地图及简介

东入口处水面宽阔

东上太平桥

“黎里市河驳岸及古桥”保护碑

青龙桥东侧

北登青龙桥
今年的四月二十六日,受苏州徐悲鸿艺术馆馆长何铮女士之邀,有幸参加了位于黎里古镇的艺术馆开馆仪式。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以及馆内的布置陈列,我已发博文于我的新浪博客原创园地中,予以记录和展示。

青龙桥西眺

廊棚回望

暗弄

人迹稀少
黎里,名黎川、梨花里,又名禊湖。其隶属苏州市吴江区管辖,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由于以前交通不便,故水乡古镇的原貌基本得以保留。

隔河相望

河埠牌坊

石牌坊

“乐善好施”石牌坊

隔河相望“乐善好施”石牌坊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而知,
黎里,唐朝为村落,南宋时成为集市,明代弘治年间升格为江南大镇。至今保存着明清遗存的古民居九万多平方米,其中被列入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柳亚子故居、鸿寿堂、洛雅草堂、端本园、写韵楼、新咏楼、周宫傅祠堂、居退一步处等,还有市级控制文物单位十八处。可谓建筑之大观。

天主教堂

小弄

迎祥桥南堍

迎祥桥西南侧

迎祥桥简介
黎里,至今保留着元代的棂星门、宋代的桥和井,除了让人赏观外,还发挥着实际的功用。

廊棚弯角

廊下窥景

廊棚幽长

河边洗刷

游客成群
黎里,名门望族聚居,历代英贤辈出,周元理、魏汝贤、徐达源、柳亚子、殷明珠都是从黎里走出去的名人,积淀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道南桥南侧

道南桥东堍

道南桥简介

服装店

梯云桥西南侧

梯云桥简介
那日,我们乘坐的大巴本欲从古镇西首入镇,但因桥梁限高而无法通过。于是开到镇东首停车场,全体从东亭街进入。横越太平桥,纵过青龙桥,沿着河的南岸西行,一直到了位于南新街十九号的“苏州徐悲鸿艺术馆”。

两岸夹一河

进登桥

进登桥东侧

进登桥简介
当我初次见到黎里古镇容貌时,就不禁为之倾倒了。她的美,那是一种不施粉黛,而让人惊艳的美。

隔河相望“苏州徐悲鸿艺术馆”

“苏州徐悲鸿艺术馆”开馆

黎里摄影茶室

黎里古镇游客中心
三里长的市河“黎川”穿镇而过,千百年来,静静地流淌着。两街夹一河,民居枕水而筑,河岸上的行人和河道里的小船,便是一道流动的风景。

“黎川书院”开业

“黎川书院”内景1

“黎川书院”内景2

“黎川书院”内景3
更有那一座座古石桥,横跨东西,纵越南北,像一件件雕塑艺术品,存世于今。便利了南来北往的行人,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诗画入廊

又见“梯云”

游船码头

小吃店
我走在悠长、悠长的石板街上,像览阅着一幅江南古镇的水墨长卷。那一幅幅画面,既独立成画,又浑然一体,使人赏心悦目,逸兴横生。

工业遗址

“承志坊”门

修竹青翠

沟通两岸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年11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