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从何时开始,小区里多了一个成员,应有三、四年了吧?它没名没姓的,大家都叫它“阿黄”。
据说这“阿黄”,是一条流浪的草狗。从小区的北门流窜进来,居然在里面安家,呆着不走了。
那里本是小区内的一个二道门,我2000年初入住时,正儿八经的还有门卫。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也逐渐老化,物业已跟不上居民的要求。后来,干脆将二道门的保安撤了,其原来的值班房,改成了理发室。这一改倒也好,居民们理发也就方便了很多。

阿黄平时就在理发店东侧的一幢房子前活动,南面有一大片草坪和绿化。加之楼下有两家住户也养有狗狗,故玩耍起来有了道伴。
阿黄性情温顺,我常看见观赏小狗与其打闹,爬到它身上,用爪子撩它。但阿黄总是随它们怎么弄,也不生气,左躲右闪,顺之和之。

阿黄玲珑乖巧,凡小区内的居民,它只要看过一眼,就认得了。我进出小区时,只要它在,总会停下来看看它,它也看看我。看它的眼神,好像在说:你啊,我认得的。
有一次,它闭着眼,躺在路边的草坪上孵太阳。我经过时停了下来,它马上睁开双眼看看我,我也看着它,一会儿又倒头睡了。它那憨厚生动的姿态,被我用手机拍了下来,如今看看也是蛮有趣的。
多么富有灵性的一只狗狗呀!

说来也怪,我家后面有户人家,这几年先后养了同一品种的两条大型犬“伊利”。不知怎的,第一条狗不认人也就罢了,后来外出走失后,新换的那条居然如出一辙,承袭前狗之衣钵,也不认人。
比如我们老邻居每天进出,照例应该早就认识了。但直至现在,看到了总要叫唤,并抓住自家栅栏,作窜扑状,有点吓人倒怪的。妻子生来怕狗,每每受其惊吓。

一次,我看见其主人牵着出来。便婉转的说:你家这狗不认人的啊?狗主人却说,它是在跟你在打招呼呢。我莞尔一笑,心生纳闷。打招呼有这么打的吗?眼露凶光,恶狠狠的,分明是在主人面前表功邀赏吧?有时狗主人也会在屋内呵斥几声,但那算什么事啊,不就是做给旁人看吗?你不要将狗放在院子里,或者用绳子牵起来不就行了吗?

看来,人不可貌相,狗亦如此。土不啦叽的阿黄,其智商分明要比有着洋名的“伊利”高得多。
因此,阿黄受到了附近居民的喜爱。尽管不是自家所豢养的,平时也给它吃大排等肉制品,不让它挨饿。有人还出钱给它打防疫针,得到了好心人的关照。你只要看它的毛色,就知道它的待遇还不错。
常话说:百姓,百心。阿黄尽管在小区里生活着,也不去惊扰居民,但终究没人领卡收养,身份没有转变。

有好事者曾几次举报,穿制服的人员也来抓过几次,但阿黄皆成功逃脱。它不仅熟识了居民,连抓它的人也记住了。一旦发现情况,早已逃之夭夭。
我真怕它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一旦捉狗人身着便衣,悄悄进村,不知它还认得出,能逃脱否?好日子还能维持多久?
可以设想,倘若某天,大家的视线里没了阿黄,心里或许会感到缺少了什么。要知道,平时在理发店理发,或是邻居相见,阿黄可是一个热门话题哦。

事情的戏剧性在于,有主人的狗,主人教它如何做狗,人皆恶之,惟恐避之不及;无主人的狗,没人教它怎样做狗,人皆好之,亲近关爱有加。同样为狗,做狗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写于2017年10月1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