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塘老街北街北首
南塘老街,是改造后一个新的叫法。位于宁波古城南门外,曾经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之地。它的全称为“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著名的“南门三市”就在其中。

南门袁氏居宅

南门袁氏居宅建筑群文保牌

南门袁氏古建筑群介绍

袁氏老院
关于南塘河,我以前在宁波博物馆里看到有一个沙盘模型。鄞江镇西南它山旁,筑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山堰”,并开浚西、南两塘河及其水网,这是唐太和七年(833年),县令王元暐为了解决宁波城的供水问题而主持修建的。

袁牧之故居

袁牧之故居文保牌

袁牧之故居简介

袁牧之故居
南塘河,始称甬水,清代谓之南塘,河水经“甬水门”入城,止于日、月两湖,全长二十五公里。由古至今,皆为舟楫入城之要道。自明代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始,“甬水桥里”的“南塾墟”,逢三逢八为市集,俗称“南门三市”,堪称当时宁波城内最为繁华的集市,并一直延续了下来。

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文保牌、简介

弘文馆

南郊路民宅
南门三市,我曾去过好多次。那里有旧货市场,花鸟市场等充满着老宁波市井风俗的行当,当年曾在那分次淘得绿蜡、黄蜡、风砺石等观赏石回苏。但自从花鸟市场搬至段塘东路和丽园北路的“天胜”花鸟市场后,三市那地方就很久没去了。据说,花鸟市场搬迁后,那个旧货市场至今仍在,以后有时间,还想去看看。

“甬水古里”牌坊

“甬水桥”东南侧

“甬水桥”西北侧

“甬水桥”简介
当我来到改造后的“南塘老街”,所见情形与“莲桥街”和“月湖西区”既相似,又不同。相似,即基本亦为仿古建筑;不同,即此地人气旺盛,绝非后两者所可比拟。

“甬水桥”西堍

“甬水桥”保护碑

“甬水桥”上望老街

关圣殿
喜新厌旧,追潮逐流,似乎是每个人的天性。当宁波的“南塘老街”两期工程全部竣工开街后,那里已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打卡地,冷落了原来趋之若鹜的天一广场。

“同茂记”

“同茂记”文保牌

“同茂记”简介

城南书院
根据南塘老街的规划,整体项目南起新典路,北临尹江岸路,西临南塘河,东至规划路、鄞奉路,总建筑面积约八万平方米,分二期实施开发。一期南至祖关山路,北临尹江岸路,西起南塘河,东到规划路,占地约4.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约为3.8万平方米,已于2012年1月15日开业。余下为二期,亦于2015年9月25日开街。

“永善亭”

八角亭

贴水长廊

古戏台
南塘老街秉承宁波文化之本,以“宁波传统文化之窗口,南塘河江南水乡之特色,袁氏文化之区域”为主题。在长达1200米的街区内,拥有文保单位一处,文保点六处,在设计建设中力求将老街的历史神韵、建筑特色以及名人文化融入街区布局。

南塘河南眺

北向亲水走道

南向亲水走道

南塘河北望
如南宋“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及其后代世居于此,此外还有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的故居、古明州通向浙南和浙西的咽喉要道甬水桥、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永善亭,以及关圣殿、同茂记、余氏宗祠、多处石砌的河埠头、鳞次栉比的沿街店铺作坊等众多城市历史人文旧迹。

街景

小巷

回望

童年记忆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年6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