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整洁的环境
一个城市的沿江、沿河地带,原来大多是环境脏乱差之地。譬如上海的“苏州河”、苏州的“护城河”沿岸,在人们的记忆中曾是那样棚户麇集,垃圾遍地,杂乱无章,不堪入目。

沿江景观带南大街入口处的“镇海蛟”雕塑

镇海轮渡站(北岸)

隔江眺望镇海轮渡站(南岸)

镇海渡西去步道
曾几何时,苏州河变清变美了,前几年我曾几次三番的徜徉于此,感触良多。苏州的护城河也建成了长达十七点五公里的环城健身步道,成为苏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地方。可谓“环城河,好风景,八城门兜兜蛮开心”。

石雕

继续西行

江边吊船

远望镇海热电厂
而在镇海甬江北岸,有一条沿江路,昔日是弯曲狭乍的沙石路。低矮破烂的小屋,隆隆作响的煤场、砂石厂、造船厂,现今早已远去了。

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

“利涉道头”石牌坊,原址在镇海渡旁

神舟古船

神舟简介
从2001年至2006年,镇海区花六年时间,分三期工程,建成了一条沿江景观带。其东起航标区,西至聪园路,全程1840米,绿地面积约7.3公顷。丰富的植物群落,别致的景观小品,独创的主题雕塑,宽广的休憩草坪,舒坦的沿江步道,人称镇海的小“外滩”。

“万斛神舟”:北宋时期镇海招宝山下造船厂建造的我国最早、最大的官船之一,曾奉命出使高丽

复原后的“万斛神舟”:船体总长40米,宽10米,高7.5米

古船内开辟了茶文化休闲体验展示区

北宋“神舟”简介
沿江景观带,由道路排水、景观绿化和堤防工程三部分组成,总投资达2.17亿元。值得称道的是景观带与堤防工程合一的巧妙构思,即隐形的堤防工程系钢筋混凝土建筑,按照百年一遇的抗洪能力设计,被隐蔽地包嵌在绿化带的中间,完成了从泥塘、石塘到沿江景观带的变迁。

新建的“航济亭”,又称“高丽亭”
原址位于南大街与城河东路的交叉口,即镇海百货大楼附近,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

航济亭简介

定海口岸

东方商埠
走在绿树成荫,整洁宽敞的景观道上,沐浴着甬江江面上徐徐而来的清风,这种惬意的感觉是以往未曾有过的。我注意到,沿江景观带作为镇海滨江亲水的公共活动空间,保留了旧时的一些物象,新增了现今的一些元素,展示了镇海的历史人文和现代精神。

出使高丽

商通远国

出口瓷器1

出口瓷器2

出口瓷器3
如原船厂地块,保留和改造了两个船坞,设古船(万斛神舟)、古道头(利涉道头),展示镇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的商贸雄风。尤其是在易址新建的“航济亭”里,通过茶叶、瓷器等实物和图片参观,让人了解到镇海与世界交往的悠久历史,以及镇海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精神。

茶之源

出口茶叶介绍1

出口茶叶介绍2

“航济亭”,即驿亭、客舍。古代专门用来招待驾船漂洋过海而来的外籍贵宾
现为新建之仿宋式屋舍,非原物样式,并不具备款待外宾、用膳住宿的条件
为了让人们在观光休闲,特别是夜间观赏江景时,有一个舒适便捷的餐饮场所。景观带在西首“李坤广场”处,还专辟了一个“镇海夜宵城”。

“李坤广场”勒石

静静的广场

雕塑

镇海夜宵城
那“李坤广场”勒石,我老远看上去,初以为是唐代写《悯农二首》的李绅。殊不知,他是一位北仑籍的港商。
这些年来,他们一家在宁波、北仑、镇海捐了不少款,并投资了3000多万美金。也曾向镇海热电厂等几个企业投资了600多万美金,其后尚剩400万元人民币助建了镇海沿江公园。现在冠以他的名字,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褒奖和纪念。

“威远”号

“沿江景观带”勒石

贝时璋(镇海人)雕像
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我站在沿江景观带东首的堤岸上,眺望着雄跨江上的招宝山大桥。甬江在此穿桥而过,汇入东海。遥想着当年的北宋“万斛神舟”,是怎样从这里启碇,驶向海洋,扬帆远航,将中国的“海上茶瓷之路”的古老文化传播到世界,开展与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的。
镇海渡以东航标区
航标塔
招宝山大桥远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我国的城市中,大多有所谓“城市精神”,但其用词套话连篇,十分雷同,毫无个性,缺乏特色。而宁波提出的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是我最欣赏的。一座天一阁,一个宁波港,言简意赅,特色鲜明。这,或许就是古往今来,宁波人读诗书,开码头的一种胸襟和气魄吧?
写于2019年6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