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处是江南?苏州便是。
2019年4月13日下午四时,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的“何处是江南—陈逸飞、陈逸鸣作品展”,以西洋油画的形式,对江南作了最好的描写和完美的诠释。

开幕式:室内乐

开幕式:时装秀
这一被我称为金鸡湖美术馆开馆七年以来最好的展事,充分体现了公立大馆的综合实力和进取精神,向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二十五周年献上了厚礼,为苏州的广大市民提供了丰盛的艺术大餐。

开幕式:陈逸鸣先生致辞

开幕式: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先生致辞
“何处是江南—陈逸飞、陈逸鸣作品展”,共展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及其胞弟—著名油画家陈逸鸣先生的一百余幅作品。精彩纷呈,弥足珍贵。从中我们看到了陈氏兄弟俩深受江南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以梦想生长之地的江南水乡为题,在江南文化艺术脉络中孜孜以求的创作状态,从而体现出江南文化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风貌。

陈逸飞、陈逸鸣成长轨迹介绍

艺空间展厅

前厅

展览大厅
我看到展厅里四十多幅陈逸飞的油画、水彩、素描作品,涵盖了他的水乡系列、人物系列、红色经典系列等。既有气势磅礴的《占领总统府》、《黄河颂》、《踱步》等巨幅画作,又有温婉细腻的江南女子形象,真切朦胧的水乡古镇风物,特别是平时不易看到的陈逸飞在上海工艺美专学习时的习作,让我看到了一代艺术大师早期的艺术天赋,以及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艺术旅程。

陈逸飞:《占领总统府》

陈逸飞:《踱步》

陈逸飞:《黄河颂》
作为陈逸飞的胞弟,陈逸鸣先生不仅长相酷似兄长,就是画风也极为相像。他的梦乡系列、红尘系列等作品,多达七十余幅,也是十分精彩,引人注目。

陈氏兄弟俩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陈逸飞作画时情景

陈逸鸣作画时情景
应该说,金鸡湖美术馆在组织这次展览中,还是用了很多的心思和花了很大的精力的,先后举办了几个相关的学术研讨和讲座。我在观摩和赏析陈氏兄弟俩的作品前后,就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两个活动。

学术沙龙: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发言

学术沙龙: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先生发言
一个是四月十三日下午二时开幕式之前的“学术沙龙”,由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教授王小松主持。嘉宾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徐伟德,苏州著名画家杨明义。我听到陈逸鸣先生的发言中,充满了兄弟之间浓浓的亲情。而杨明义先生,则是陈逸飞先生的生前好友,他的叙述,则满满的都是挚友之情和温馨的回忆。

学术沙龙:著名油画家陈逸鸣先生发言

学术沙龙:苏州著名画家杨明义先生发言
另一个是四月二十七日上午九点半,“陈逸飞、陈逸鸣的东方世界”讲座,由张黎女士主讲。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原逸飞品牌设计总监,曾在陈氏兄弟手下工作过多年的她,娓娓道出了他俩笔下的江南意韵,艺术历程和成就,跨界新时尚和大视觉,以及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事情,充满了感恩之心和对逸飞大师的怀念之情。

展览总策划张黎女士主讲《陈逸飞、陈逸鸣的东方世界》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精神永存。
写到这里,我脑间忽然闪现出“绝代双陈”这样的词汇。陈逸飞大师虽然离开我们十四年了,但他的未竟事业由胞弟陈逸鸣先生担当着。作为当今海派油画的扛旗者,既有与兄长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对江南的独特的理解。于是,他的笔下,具象的江南衍化为意象的江南。那种朦胧之美,氤氲于江南的烟雨中,或许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只有心醉了才懂。

陈逸飞、陈逸鸣作品集

参观券
何处是江南?这里就是。江南,在画家的画里,在我的眼里、心里、梦里。
【陈逸飞先生部分作品】

《双姝》

《仕女》

《笛韵》

《清晨》

《后花园》

《水乡秋韵》

《初晨阳光下的桥》

《宁静的傍晚》

《悠悠小船》

《春意》

《水乡周庄》

《母子藏民写生》

美专时期习作

美专时期习作

美专时期习作

美专时期习作

美专时期习作
【陈逸鸣先生部分作品】

《桃花朵朵红》

《午茶》

《雨季》

《五月天》

《晚秋》

《深庭》

《泊》

《今夜难以入眠》

《回声》

《潮湿的心》

《暖冬》

《西厢》

《初遇周庄》

《幽香》

《静谧》

《人物写生》

《魂萦旧梦》

《岁岁月月》

《檀香扇》

《阳光正当时》

《秦淮遗梦》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年4月3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