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2019-01-10 08:50:47)
标签:

原创见闻

洞庭东山

杨湾古村

轩辕宫

国宝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杨湾古村,不仅是那些老街小巷,古宅旧屋吸引人,村北首的“轩辕宫”更是令人瞩目。

    到了那里,才知道轩辕宫是一座古代遗构,其正殿从元朝至今已经近七百年了,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宫内还藏着三件稀世的宝贝。由此算来,轩辕宫应有珍稀四宝了。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轩辕宫前广场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根据资料记载:

    轩辕宫,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初为祭祀吴国大臣伍子胥之所,故称“胥王庙”。后改为汉祠,正殿供奉轩辕黄帝塑像。明代起,先后改称“显灵庙”、“灵顺宫”。民国时期,正殿改祀东岳大帝,殿名改为“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轩辕宫,又因地处杨湾村,故俗称杨湾庙正殿。原有山门、碧霞元君祠、城隍庙、正殿、火神殿等建筑,但碧霞元君祠、火神殿等建筑,现已荡然无存。

    轩辕宫正殿为元代至元四年(1338)重建,于1956年作较大规模修缮,殿中安放花岗石轩辕黄帝像。殿前有一宽敞的月台,凭栏可眺望太湖的湖光山色。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我来到轩辕宫的山门前,上方悬有当代名家亚明题写的“轩辕宫”匾额,字体够大,十分醒目。门外两侧和门内侧分别有石碑和铭牌。

    进得山门,后有一殿,为碑刻陈列室。入内一看,非同寻常,宫内所藏另三件宝物皆在其中。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其一,正中所置之物。初以为是石室,其实不然。那是一座六角形的石筑“阴亭”,高3.58米,直径2.5米。六角形的每一面都有石刻,中间为藏尸骨之所。主立面刻有“叶时敬妻周氏之墓”字样,并有“祥云缥缈鹤起飞”、“相依齐绽并蹄莲”等纹刻,传说了村女周氏为未婚夫叶时敬殉情而死的凄美爱情故事。

    阴亭制成于明正德年间,上世纪一九七一年在东山纪界头出土,后移至城隍殿保存。这是明代一种极为罕见的特殊墓葬形式,至今在全国还没有见到类似的葬制。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其二,内壁左后侧的墙上,有一件根据明朝文徵明绘画真迹摹刻的石刻珍品《东西两山图》。作者以绘画的手法,表现了洞庭东西山的旖旎风光。

    画卷的正中是崇岗叠复、山峦高低的洞庭东山;稍上即为峰峦连绵、峙立太湖之中的洞庭西山;四周为烟波浩淼的太湖,大小岛屿点缀在万顷碧波之间,点点渔帆,出没在湖港之中;近处石桥一座,应是“具区风月桥”;右下角,有连片的鱼池,池岸上杨柳婆娑,梵宫屹立、幡旗招展,描述了当时洞庭东西两山秀丽的自然景色。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其三,内壁右后侧的墙上,有明代王鏊的《洞庭两山赋》,乃其退隐东山后所作的一篇赋文。

赋中,他包含情思,倾尽笔墨,大气磅礴,而又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家乡洞庭两山之美,彰显了故土历史人文之萃。可谓文思如泉,神采飞扬。只是用典颇多,读来费些时间和精力。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后面一殿为城隍殿。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产生于古代儒教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不是神灵,而是曾在阳界生活过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为民间所仰崇的地方官。身后虽处冥界,但仍为百姓所尊奉。

    这里面供奉的城隍是清初著名廉吏,做过江苏巡抚的汤斌,应是适得其所。这位汤大人,我之前在写胥门百花洲的博文时曾提及,至今那里还留有一座纪念他的“民不能忘”的石牌坊,记录了他在苏州主政时的一段佳话。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在封建社会,那些为民请命,为民做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如包拯、况钟、海瑞、于谦等,向为黎民百姓所爱戴、怀念和敬仰,他们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好事,可能比菩萨和神灵更看得见,摸得着,更令人信服。遗憾的是,只是凤毛麟角,与整个封建体制相比,总觉势单力薄,杯水车薪。

    汤文正公两侧的对联写得也极有意思,虽然通俗,但富愚深意:“进来摸摸心头不妨悔过;出去行行好事何必烧香”。观之,让人沉思,启人心志。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出城隍殿,拾石阶,沿坡道上行,山野之味渐浓。桔林的簇拥中,古木的掩映下,一座殿宇飞檐翘角,器宇轩昂,那便是轩辕宫之正殿了。

    殿内正中,矗立着高大的花岗石轩辕黄帝像。两侧庭柱上有联曰:“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古今少完人”,与城隍殿的那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殿外平台,视野开阔,居高临下,可眺山景。

    大殿边有一山道延续向上,初以为是“杨陆古山道”呢,其实亦即轩辕宫最上方了。有石亭一座,显得有些苍凉。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欲出宫时,见山门后庭院中桔子树上果实累累,金色灿灿。这种果树,这个季节,在东山的每个村子里是司空见惯的。但在一座古老的宫殿内,似乎给人别样的感觉,仿佛又有了另外的含义。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
【原创】太湖风韵(49)东山:《轩辕宫》杨湾村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