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2019-01-04 09:47:52)
标签:

原创见闻

洞庭东山

杨湾古村

明清古街

古代民居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杨湾古村,地处东山后山。从陆路往之,必从前山而过。因此,人们习惯将去杨湾叫作“东山下去”,于是便有了类似歇后语的词语,即“东山下去—杨湾”。

    但有趣的是,东山后山的古村落不少,全都谓东山下去。而唯独这杨湾,意思却有点角别。

    “杨湾”者,“阳痿”乎?按苏州话的读音,竟完全相同。于是,一句“东山下去—杨湾”,不仅意指从东山到杨湾去,而且还暗喻某人做事不硬气、不牢靠,类同于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了。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哈,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杨湾古村,形成于宋室南迁后,兴盛于明、清,延续至民国,乃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是东山西南部的主要商埠和水运码头。民国时期,还曾是杨湾镇镇公所的驻地;1949年,为吴县东山区、后山乡政府驻地;1950年为杨湾乡政府驻地,足见其政治和商贸地位。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至于杨湾村名的来历,相传与南宋初年义军杨虎的姓氏有关。当年这位太湖渔民跟随岳飞共抗金兵,立过功勋。后来岳飞被害,他就卸甲归田,回到这里。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把村子起名为“杨湾”。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我去过几次杨湾古村,对其印象极好。因新的环湖大道开通后,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不再经由村口的老路了,从而使杨湾远离了车来人往的喧嚣。相对于三公里外,已经开发整饰,游客如云的陆巷古村来说,似乎更为古朴纯粹,原汁原味。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曾有朋友与我说杨湾唔啥看头,全是新建的仿古建筑和新铺的石板路,居然还有古街老宅啊?这不得不让我说说去杨湾的路径。

    若开车直接去杨湾古村,可在进入东山镇区前,走外线至环湖公路到达,会节省不少时间。而若从镇上下去,则可沿紫金路而行,至杨家路公路岔道口,按路标朝左前方行驶。如若乘公交,则只能随其规定线路走内线,于此右折俞坞,在紫金庵里绕一大圈而达。当然,你若有时间,也完全可以按公交线路走,沿途欣赏深坞里的风景。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走外线环湖公路,快则快矣,但往往会与古村失之交臂,因大路到达的是杨湾新镇区南首。公路桥名“杨湾桥”,桥西堍南侧搭着简易帐篷,村民们卖着鱼腥虾蟹;而北侧则是渔船泊港,城堡式的建筑为农家乐餐馆和民宿。镇南口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宽阔的石板街,一侧是新建的沿街店面和农贸市场,一侧是河道,向南通达太湖。

    向北穿过长约两三百米的新街区,就到了内线环山公路了。马路北侧即是古村的村口,右侧有一座“杨湾刘公堂”,亦叫“猛将堂”,这在东山的各乡村里是普遍可见。左边是一座拱形圈门,由此进入杨湾古村。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此处为杨湾浜场,正对的一条小街,即明清古街,是东山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条古街。其由南至北,纵贯古村,绵延近一公里,止于“轩辕宫”。这条街,基本上皆用青砖侧砌而就,构成“人”字形和“回”字形图案,据说是当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的。路面不仅美观,走在上面也十分舒服。有些路段因年代久远而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已经重新铺设。故我在墙上还看到了“健身步道”的标牌,沿着这个道儿,就能顺利地从村南口走到村北首。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这条类似人类血管主动脉的古街,又连接着许多巷弄,有二十八条之多。这些巷弄的路面,基本用砖石镶拼筑就,中间为大块石板,平坦舒适。两侧间以侧砌青砖,边缘框以石板,齐整美观。故整个古村看上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在古朴中富于了灵动。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午后的古村是宁静的,古街是冷清的,偶见村民走过。我穿行其间,感觉时光仿佛凝滞了一般。阳光照耀在青砖或石板的路面上,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辉映在金色的橘树上,使古村和老街富有了生机。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我在古街中段遇到几位村民,在荫头里乘风凉,有一位大妈还带着小孩,摆着几篮蔬果,悠然自得。遂伫足攀谈,问询一二,得热情友好之指点。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原创】太湖风韵(47)东山:《杨湾古村》上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