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

(2018-12-14 13:43:42)
标签:

原创见闻

洞庭东山

外婆桥

纪革村

白沙岭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村口的标志牌


    东山的陆巷古村,我已去过好几回了,但每次去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乘车前往的,有徒步到达的,特别是后者,让我有了“条条山道通陆巷”的经历和体会。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环山公路上的“外婆桥”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外婆桥”濒湖一侧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外婆桥”古码头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守护长堤的石狮


    近陆巷古村的环山公路上,有一座宽阔的平桥,它的名字叫“外婆桥”。虽然看上去既无古意,也不美观,但光就这个名称,听上去就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并能让你想起儿时熟悉的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远眺西山岛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缥缈峰依稀可见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纪革村哨楼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哨楼背面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部199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张艺谋执导,巩俐、李保田、李雪健等主演的影片,其主要场景就是在东山的这座外婆桥畔拍摄的,引得多少人前来观光赏景,驻足流连。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七百多年的银杏树,八十二岁的老人家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银杏树下的古石器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千磨万劫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英姿勃发

    桥靠太湖的一侧,古码头的一条长堤伸向湖中,前方有两只石狮坐镇。我来到长堤上,远观山色,近赏湖光,本岛的莫厘峰遥遥在望,隔湖相望西山岛,缥缈峰依稀可见,好一派旖旎风光。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严老先生旧宅的外墙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严老先生站在自家门口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严老先生旧宅转角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自家屋里留个影


    桥向山体的一侧,一座铁牌上写着“纪革村”的字样。见之,初以为与文革有关,殊不知却是“外婆的老家”,右下方的一列小字如是写道,听来又是让人感到温馨。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欣然挥毫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一挥而就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墨宝:茶馆店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墨宝:寻梦


    纪革村的地理位置,东临康居村落十六图,西接传统村落陆巷古村,北濒碧波万顷的太湖,南依树茂林密的白沙岭。而这白沙岭,即为著名的洞庭东山白沙枇杷的传统产地,自明代起就名扬天下。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严老先生为古银杏树所题写的诗文和对联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严老先生家藏有关王鏊大学士的古碑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严老先生老宅的旧号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欲问来人


    纪革村的村口有一个哨楼,看来有些年头。其前额“纪革村”,背额“保安巷”。走过哨楼,转入巷内,见一株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古树名木保护牌上所标年份为七百年。其树干中部分叉处有一道裂隙,从上至下似乎将其分为两半,恐因遭受雷劈所致?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屋1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屋2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屋3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屋4



    树下坐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二郎腿轻翘,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我遂与之攀谈请教,得知其姓严,已八十二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十分健谈。并热情地将我引入家中,展示了他的墨宝,拉起了家常。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屋5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屋6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老井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新屋


    他所居住的祖宅,原名叫做“仁让堂”。弟兄几人分家时,他得了最后一进。看得出,在这个不大的屋子里,他的物质生活极为简朴,但精神世界却十分丰富,这不仅使我肃然起敬。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弄堂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行至村边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走向陆巷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一方池塘


    过了一会儿,我与严老先生依依惜别。在村里兜了一圈,看见村里还有一些老宅,但大多已经造了新房。这一老一新,见证了纪革村的昨日和今天,预示着未来的辉煌前景。这就是:融入当地原真生活与特色情感的体验,借势陆巷古村客流,传承纪革地域文化魅力,振兴乡村活力。将纪革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生产乐业、生活幸福的康居乡村,让纪革重新定义东山乡村人的生活方式。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一座老桥,几种石材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果实累累,小道幽幽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途中见一行宫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上天王行宫


    这,或许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含义和走向,表达了人民群众,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复见一庙宇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城皇堂

【原创】太湖风韵(42)东山:《纪革村》正殿


    不知不觉间,我已走到靠山的一侧,然后沿着山边小道向陆巷走去。从另一个方位走进陆巷古村,寻访我以前未尝涉足的“寒谷仙境”。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1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