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标志牌
东山的陆巷古村,我已去过好几回了,但每次去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乘车前往的,有徒步到达的,特别是后者,让我有了“条条山道通陆巷”的经历和体会。
环山公路上的“外婆桥”
“外婆桥”濒湖一侧
“外婆桥”古码头
守护长堤的石狮
近陆巷古村的环山公路上,有一座宽阔的平桥,它的名字叫“外婆桥”。虽然看上去既无古意,也不美观,但光就这个名称,听上去就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并能让你想起儿时熟悉的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
远眺西山岛
缥缈峰依稀可见
纪革村哨楼
哨楼背面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部199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张艺谋执导,巩俐、李保田、李雪健等主演的影片,其主要场景就是在东山的这座外婆桥畔拍摄的,引得多少人前来观光赏景,驻足流连。
七百多年的银杏树,八十二岁的老人家
银杏树下的古石器
千磨万劫
英姿勃发
桥靠太湖的一侧,古码头的一条长堤伸向湖中,前方有两只石狮坐镇。我来到长堤上,远观山色,近赏湖光,本岛的莫厘峰遥遥在望,隔湖相望西山岛,缥缈峰依稀可见,好一派旖旎风光。
严老先生旧宅的外墙
严老先生站在自家门口
严老先生旧宅转角
自家屋里留个影
桥向山体的一侧,一座铁牌上写着“纪革村”的字样。见之,初以为与文革有关,殊不知却是“外婆的老家”,右下方的一列小字如是写道,听来又是让人感到温馨。
欣然挥毫
一挥而就
墨宝:茶馆店
墨宝:寻梦
纪革村的地理位置,东临康居村落十六图,西接传统村落陆巷古村,北濒碧波万顷的太湖,南依树茂林密的白沙岭。而这白沙岭,即为著名的洞庭东山白沙枇杷的传统产地,自明代起就名扬天下。
严老先生为古银杏树所题写的诗文和对联
严老先生家藏有关王鏊大学士的古碑
严老先生老宅的旧号
欲问来人
纪革村的村口有一个哨楼,看来有些年头。其前额“纪革村”,背额“保安巷”。走过哨楼,转入巷内,见一株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古树名木保护牌上所标年份为七百年。其树干中部分叉处有一道裂隙,从上至下似乎将其分为两半,恐因遭受雷劈所致?
老屋1
老屋2
老屋3
老屋4
树下坐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二郎腿轻翘,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我遂与之攀谈请教,得知其姓严,已八十二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十分健谈。并热情地将我引入家中,展示了他的墨宝,拉起了家常。
老屋5
老屋6
老井
新屋
他所居住的祖宅,原名叫做“仁让堂”。弟兄几人分家时,他得了最后一进。看得出,在这个不大的屋子里,他的物质生活极为简朴,但精神世界却十分丰富,这不仅使我肃然起敬。
弄堂
行至村边
走向陆巷
一方池塘
过了一会儿,我与严老先生依依惜别。在村里兜了一圈,看见村里还有一些老宅,但大多已经造了新房。这一老一新,见证了纪革村的昨日和今天,预示着未来的辉煌前景。这就是:融入当地原真生活与特色情感的体验,借势陆巷古村客流,传承纪革地域文化魅力,振兴乡村活力。将纪革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生产乐业、生活幸福的康居乡村,让纪革重新定义东山乡村人的生活方式。
一座老桥,几种石材
果实累累,小道幽幽
途中见一行宫
上天王行宫
这,或许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含义和走向,表达了人民群众,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复见一庙宇
城皇堂
正殿
不知不觉间,我已走到靠山的一侧,然后沿着山边小道向陆巷走去。从另一个方位走进陆巷古村,寻访我以前未尝涉足的“寒谷仙境”。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年11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