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572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2018-11-04 20:12:38)
标签:

原创见闻

洞庭东山

老街

东新街

敦裕堂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老街,古已有之,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值得庆幸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我国乡镇城市化进程飞快的今天,这条历经岁月风雨洗礼的老街,总算还保存着原有的基本格局和大体风貌。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湖湾路与启园路交汇处的街头雕塑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将军街”石牌坊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将军街”路牌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殿泾港”河长制公示牌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将军街内“甜殿桥”


    南宋初年,一批跟随赵构王朝南迁的中原望族,途经太湖,见东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风光秀丽,土壤肥沃,就在后山沿湖的陆巷、杨湾、长圻等山坞定居下来。后来为外出经商方便,逐渐向前山迁移,慢慢地在莫厘峰下形成了一个集镇,一条全长两公里多的东山老街。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由此去往东新街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私宅门前石墩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私宅内景


    我先来到了将军街,街口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因莫厘将军而名。街内两岸夹一河,河边立着殿泾港的牌子,应为原来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启园路将其拦腰斩断,至殿新村”处,原来的河道因常年倒放建筑垃圾等物,几乎将其堆没。现干脆改为了绿化带,但似乎仍是废弃物成堆,有碍观瞻。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花果满车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耕雨堂”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寺”外景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寺”正门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精美的石雕

    我于将军街牌坊处,穿过启园路,右侧湖湾路与启园路交汇处,有一座街头雕塑,温婉秀气的碧螺春姑娘,欢迎各位的到来。正对面的巷口,立着殿新村”的勒石,不远处有私家园林耕雨堂和古寺东山寺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寺“刘公堂”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重修猛将堂记”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寺左前方的小街称“殿前”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寺右侧的小街称“殿背后”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寺前双井,两种材质,两种形制


    耕雨堂为私宅,看外貌,目前似已修缮完毕,但不得入内。东山寺也修葺一新,里面除供奉诸神外,还设有刘公堂,主要尊奉护佑东山人的南宋名将刘锜。每年正月初五还举行猛将庙会,有盛大的抬猛将巡游民俗活动。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新街东首入口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清静石板街1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清静石板街2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清静石板街3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园巷


    寺左方向,即为东新街东首。路面中间用花岗岩石板铺就,底下即为一条暗河。春夏雨季,日暮黄昏,夜深人静,行走其上,能闻流水淙淙之声。如此筑法,我在西山明月湾和东西两山的其他古村中也有看到,能将及时将雨水排泄到地下。于是,皆有“某某石板街,雨后着绣鞋”之说,意为路面无积水,可穿绣花鞋。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1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2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3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4


    相传东山的这条老街,建于明弘治年间,由彰德太守严经之母—严三太太捐资修筑。或许是严家善而好义,富而好举的原因吧,其家族人才辈出,世代昌盛。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敦裕堂”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敦裕堂”保护碑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敦裕堂”照壁“鸿禧”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千年紫藤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树名木指示牌


    巷内十分幽静,看上去清新整洁,房屋大多已修缮一新,但基本保持着原貌。忽见一紫藤架,走近观之。见虬枝盘结,有些年头。树上牌子显示为一千年,依我目测,恐难企及。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敦裕堂右前方巷口“公义井”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幽弄深深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5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清静石板街4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某私宅内景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某私宅小院

    浓荫遮蔽下,即为目前东山镇明代建筑中最为完整的一座民宅—“敦裕堂”,现辟为“东山名人馆”,门口还挂着“东山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的铭牌。因适逢周末,不对外开放,待今后有机会再去细看不迟。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6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古老的宅屋7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新街西首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镇人民政府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银杏街

    敦裕堂右前方,有一小弄,弄口有双井。因路基抬高,井圈一部分埋入地下,故井名难以辨认。反复详之,似为“公义井”。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人民街支弄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刘府中天王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洞庭东山漾桥河头老五“猛将堂”石碑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阳桥公井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继续西行,来到东新街西首。这是一处“丁”字路口,路北为东山镇政府所在,其正对面为“银杏街”,因街两侧遍植银杏树而名。路西则由柏油马路“人民街”接续,延至“莫厘路”,再西去,到达“西街”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漾桥河头老宅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莫厘路北首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雨花路南首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人民街东段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人民街西段

 

    人民路中,又见“洞庭东山漾桥河头老五猛将堂”。据说这猛将,因所处地方不同,在东山人眼里有老大至老七之分。这里是漾桥,为老五,而东山寺在殿前,称老二。至于老大在何处,则待《东山老街》下篇提及。看来东山人对刘将军是感恩戴德,尊崇之至啊。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洞庭饭店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五湖书院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东山状元馆


 

    沿人民街继续西行,来到一十字路口。向南是莫厘路,路口有莫厘牌楼。向北为雨花路,由此通向“雨花胜境”景区。路西北侧有新建的“五湖书院”,路西南侧则为“洞庭饭店”,据说是一家老饭店,已经有好些年头了。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文德堂明清家具陈列馆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民国年间的“公井”

【原创】太湖风韵(39)东山:《东山老街》上

    从这里到西街的区段内,还有“东山状元馆”、“文德堂明清家俱陈列馆”等场馆,显示了东山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渊源。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1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