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2018-10-14 20:36:58)
标签:

原创见闻

太湖东山

雕花楼

春在楼

金锡之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观毕状元府第,话题自然就转到雕花楼,这座耗时三年,于1925年建成的民国式主体建筑上来了。

    根据牌子上的介绍,我简要的了解到了雕花楼的来龙去脉和整体构筑的特点。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砖雕门楼正面:天锡纯嘏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铺地:“平升三级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照壁:“鸿禧”


    雕花楼,(又称春在楼),建于民国11年(1922年),为东山富商“民国上海棉纱大王”金锡之宅第。

    这座楼,由香山帮著名匠人陈桂芳设计,整体呈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风格。主体建筑有照墙、砖雕门楼、前楼、后楼、附房、花园等,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42平方米。春在楼当时动用250名香山帮工匠,历时三年,耗资17万银元,折合黄金3741两。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砖雕门楼背面:聿修厥德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雕刻精致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前楼大厅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前楼大厅匾额:“仰蘧精舍


    大楼共有各类雕刻3854幅,其中木雕2708幅,砖雕289幅,石雕86幅,金雕611幅,泥雕(塑)160幅。春在楼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集砖、木、石、金雕刻艺术之大成的建筑特点,被民间誉为“江南第一楼”。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经典传世佳作,2006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美的铸铁栏杆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1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2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3


    想当年,在上海滩享有棉纱大王称号的金锡之及其胞弟金植之,为孝敬母亲而建造的这座豪宅。充分体现了中西融合,古今结合的特色。不仅在木雕,砖雕,石雕,泥雕等传统雕刻工艺上臻于完美,而且在金属雕镂上也是十分精美。除此之外,对色彩的运用也是十分讲究。如采用的进口彩色玻璃,以绿、红、黄、蓝诸色,通过日光作用,反映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4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5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6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精雕细刻7


    雕花楼正门是一座砖雕门楼,其刻划精细,内容丰富。门楼前额天锡纯嘏,意为“天赐洪福”。周围分别雕有万年青、鳌鱼、鲤鱼、双喜、如意等图案,寓意“万年永昌”、“独占鳌头”、“鲤鱼跳龙门”、“双喜临门”、“称心如意”。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走马楼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楼厅内廊1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楼厅内廊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内窥


    门楼正前方,有曲尺照壁,上镌“鸿禧”两字,取清代诗人张德润“汉效五时答鸿福”之句,寓意“大喜大福”。

    门楼前,有彩色铺地,中间为一只花瓶,里面插有三支古代兵器“戟”,边上为乐器“笙”,讨“平升三级”之好口彩。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前楼楼厅“春在楼”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老爷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老爷书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客房


    进门,见砖雕门楼后额聿修厥德,意为“修行积德”。 其左右兜肚上雕了“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的故事。上枋为“八仙上寿图”;中枋为“鹿十景”;下枋为“郭子仪拜寿”,以及门楣等处,雕刻了寓意“寿、禄、福、喜”等含义的图案。因其雕刻精致,保存完好,被誉为“华夏第一砖雕门楼”。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大少爷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二少爷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少爷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少爷房砖砌下水口


    一座雕花门楼,就已经把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给。整座雕花楼看下来,要花费多少时间啊,真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少爷书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小姐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丫环房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小姐楼


    前楼大厅,即整幢雕花楼的主厅,堂名为“仰蘧精舍”,典出蘧伯玉名言“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两侧楹柱有联云:“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小姐楼右侧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小姐楼左侧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隔楼相望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天香阁


    大厅走马廊的希腊科林新式雕花檐柱,栏杆“延年益寿”篆字缀固的欧洲洛可可铸铁栏杆板装饰,栏檐部位的巴洛克花环装饰即包头梁上的黄杨木刻全套“三国演义”雕刻画面,体现了以中为主,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风格。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转楼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后楼:“厚德堂”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厚德堂内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厨房


    大厅沿廊饰有二十只花篮,分别雕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卉;而门窗上,则雕有“二十四孝图”和“囊萤夜读”等励志故事。因厅内还雕有“八十六对凤凰图案,故又有“凤凰厅”之称。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观山亭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亭里观山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堂名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佛堂


    据说,这些被专家誉为”江南满堂木刻“的代表作品,多出于香山木雕艺人周云龙之手,为研究中国近、现代民间雕刻艺术传统、地方流派和技法难得的实物。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花园一隅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假山名木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边长廊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石洞藏幽


    二层则是客厅、书房和卧室。客厅中央挂着一块春在楼的牌匾。匾额后,有暗道可通向两端耳室暗阁楼。那里,曾存放过金家最值钱的东西。当年太湖强盗曾三次抢劫雕花楼,均未发现其中之奥秘。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中半亭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半亭砖刻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六角井盖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中铺地1


    在前楼和后楼之间,楼上有转楼(又称走马楼)相通。后楼还有一个体现雕花楼结构特色的设计,为“明二层、暗三层”雀缩檐的作法,即前后各缩进二檩,加上两侧山墙和风火墙的遮掩,人站在楼外或者天井中,根本察觉不到。而这暗三楼,成为主人躲避战乱和匪寇骚扰的栖身藏宝之所。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中铺地2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中铺地3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中铺地4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园中铺地5


    后楼,又称“厚德堂”,其匾额悬于底层大厅正上方。两侧楹联为:“敬以持己,怒以及物,勤可补拙,俭可养廉”。大梁和轩梁上雕刻全套“西厢记”的画面,和前厅包头梁的“三国演义”同出一辙,内容皆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故事。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廊中听雨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砖刻:刘长卿诗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砖刻:孟浩然诗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砖刻:王维诗


    除了门楼和楼厅雕刻之美外,大厅东面的小花园也很出彩。其面积虽小,但布局精巧。一是亭台楼阁,曲桥假山俱全;二是花木珍稀,四时景色皆宜;三是铺地精美,图案题材丰富。与雕花楼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艺人们采用“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借景手法,再现了江南园林宛如天成的意境。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停云陇:由明代苏州书法家范允临题写,雕龙精美,富有层次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楼外走道

【原创】太湖风韵(34)东山:《雕花楼》下
景区砖雕门楼背面:“修德砥行”


    孰曾料想,当年金家兄弟的一份孝心,不仅成就了他俩孝子的品行,也创造了中国,甚至可以说世界建筑雕刻史上的一个奇观。难怪乎有这么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影视剧组的实地拍摄,甚至国内外政要和名人的到访。除了亲身一睹风采,还将雕花楼的风雅,传播到天南海北,五洲四洋。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