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楼”景区前砖雕门楼
苏州洞庭东、西两山,各有一座雕花楼。若论年代,西山的雕花楼为清代陆续修建之物,其年代久远,最早可溯至南宋;而东山雕花楼则为民国建造,时间要晚好多。但论名气,当西山雕花楼因地处偏僻,且年久失修而默默无闻时,东山雕花楼却名声在外,炫人眼目。

雕花楼全景图、简介及保护碑

门厅入口处的牌匾“崇德尚贤”
我最早接触东山雕花楼,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当年还填过一阕《忆江南》的词,对其表示赞美:
“雕楼美,
智慧显无边。
花板玲珑真杰作,
图纹精细实奇观。
工巧可夺天”。

青砖小径

楼榭相映

水榭荷塘
在苏州工艺美术系统公干时,后来有次还在雕花楼里参加过办公会议。时光荏苒,一晃又二十余年过去了。当我再次亲近它的时候,忽然有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穿过镌有“雕花楼”三字的砖雕门楼,就是景区入口处了。入内,满眼花园景色,亭台楼榭,池塘假山,紫藤花架,砖石小径,将人们引到雕花楼前。

荷叶田田

太湖灵石

紫藤廊架
高高的黑色风火墙,据说有二十多米,两侧徽派的马头墙耸峙。整个外观看上去像一座城堡,充满了神秘感。
照墙上,有“雕刻大楼”四字题刻,由苏州书画家张辛稼所书。照墙后,即为雕花楼入口。那日,我看到砖雕门楼外正有人员临时施工,于是便从左侧“状元府第”而入。

“雕刻大楼”照墙

雕花楼一角

芭蕉晴照
“雕花楼”,又称“春在楼”,似取自清代俞樾“花落春仍在”之句,袭曲园老先生“春在堂”之意蕴。
从整体布局看,主要分两大块。右侧为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兴工,历时三年建成的雕花楼主体构筑,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左侧附属建筑,即雕花楼的前身,为明代状元施槃的府第,至今已差不多经历了近六百年的岁月沧桑了。清末时,由雕花楼原主人金锡之祖父金叶传买下,成为了金氏的老宅。

“状元府第”入口

“状元府”简介

“贺况郡侯新迁吴县学出状元诗有序”碑
根据木牌上“状元府第简介”所示:
状元府是东山明代状元施槃的故居,建于明朝初期。据考证原有规模为宅前有状元坊,宅为三进格局,一进为轿厅,二进为大厅,三进为楼厅。后面和旁边有花园。现仅有大厅,大厅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屋面平缓,脊童柱设斗拱,雕刻精美的山雾云,厅内方砖漫地,木构件用料讲究,柱下用木质鼓磝,明间脊檩之上绘有色彩素雅的苏式彩绘,具有江南明代建筑的特征。2006年5月与雕花楼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厅前面

大厅内部

清代四状元诗文条幅
施槃(1416—1439),自幼家贫,但过目成诵,聪颖过人,号称神童。二十三岁那年(1439年),其获廷试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明朝开国后苏州府出的第一名状元。
只可惜,天妒英才。施状元及第后不久,便重病缠身,英年早逝。翰林中人,皆为之哭吊痛惜。这首《明诗纪事》中的《送友》诗:“杨柳含烟翠欲流,杨花飞雪点行舟。春风送别淮阴道,落月啼鹃动客愁”,或许寄托了人们的惋惜哀悼之情。

文昌帝君

木雕:“魁星点斗”

左:刘珏《烟水微茫图》;右:文震孟《登麻姑山》诗轴
走入简约朴素的状元府第门内,院子里竖着一块明代状元施槃的诗碑,为苏州碑刻博物馆为东山雕花楼复制之物。原诗碑是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庆贺施槃高中状元而刻制,现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来到大厅前,前楹上的一副对联,取自施槃会试前的诗句:“红云紫雾三千里,黄卷青灯十二时”。厅堂正上方,悬挂着“状元及第”匾额;下方为“施槃金榜高中图”金漆雕画;后楹上又有一联相拱:“道立德修师镜图纪,礼明乐备节宣中和”。

清雅之气

文元

书房
在整个状元府的浏览中,让人犹闻浓浓的书香味,其力学笃行的精神,当为古今学子们效仿。
洞窥花园
卵石小径
一池静水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年9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