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2018-02-04 21:13:51)
标签:

原创见闻

阳澄湖消泾村

“江抗”驻消泾办事处

洋澄县政府旧址

历史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中共苏州市县(工)委联络站—“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

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


    平日里在菜场买鱼腥虾蟹时,常听到某鱼贩说是来自消泾的,以此证明她的水产品出自阳澄湖,也是正宗的货。

    消泾,位于阳澄湖北部,距离苏州较远,且有些弯脚。若是从园区过去,一条美人腿开完,还要经澄林路,转由湘石路方能到达。

    本月二十日下午,我与其他两位老同事在沺泾出来后,旋即向消泾进发。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消泾村口的平面示意图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村口的大闸蟹雕塑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呆萌的蟹


    约十五分钟后,我们到了消泾村。一条新建的仿古建筑街道呈现在面前,街口两侧,有大闸蟹和棚船等雕塑模型,衬托出阳澄湖边乡村特有的风物景致。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村口的木棚船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石磨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土灶台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铁匠铺


    说实话,去消泾,我们并不是去买鱼买蟹,主要是奔着“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而去。因为在写了沙家浜和太平镇的几篇文章后,其中的“江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的抗日风云,曾席卷了阳澄湖地区。尤其是那些主要的革命活动领导者和地下党的联络员、交通员,是如何在腥风血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革命斗争,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清乡扫荡,最终赢得胜利的,更是充满神秘的色彩。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新街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中共苏州市县(工)委联络站—“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保护碑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忠诚守护革命旧址的陆智钤老先生,

担当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讲解员


    我们走过刚建成的新街,在消泾村老街的一条小弄内,找到了中共苏州市县(工)委联络站—“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现已辟为“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

    只见铁将军把门,但大门上分别写着两位陆姓人士的名字和联系电话。我正欲打电话,忽听后面老屋窗口有老先生发问。于是告知来意,便被一口应允。

    老先生拿着钥匙开了门,一交谈,竟让我等肃然起敬。老先生叫陆智钤,今年八十岁,是革命烈士的后代。陈列馆所用的房子,以前就是他的家,他和女儿就是陈列馆的管理和讲解员。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陈列馆前部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邓小平题词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陈列馆后部


    陈列馆面积不大,内有一间是“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两间为展厅。共设前言、铁蹄躏水乡、芦塘播火种、阳澄烽火燃、保卫根据地、深切的怀念及革命旧址复原说明等七个部分,展出历史照片116幅、资料42件、图表7幅、实物68件,真实地反映抗日战争期间,阳澄湖地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汪伪汉奸及以胡肇汉为代表的反动顽固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程。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中共苏州市县(工)委联络站—“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办事处旧址内的床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形势图


    陆老先生年事虽高,但精神不错。他随手翻开了一本照相册里的有关照片和指着屋内所陈列的图文,向我们介绍了当时战争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从我们彼此攀谈,深入了解中,才知道其家庭以及主要成员在当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看过京剧《沙家浜》的人都知道,剧中阿庆嫂是一位沉着机智有胆量的女性。而她的原型之一,就是陆老先生的母亲石雪珍。当年的陆家,曾是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地下交通联络站。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日军侵入苏州护龙街(现人民路)图片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日军进犯苏南示意图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抗战的相关书籍


    全面抗战爆发的次年,年方18岁的石雪珍,嫁到了消泾村陆家。丈夫陆义(陆老先生的生父),是“青年抗日联合会”的骨干分子,婆婆沈菊英也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受家庭的影响,石雪珍也成了一名抗日积极分子,在家里掩护同志,传递情报。19407月和19413月,石雪珍39岁的婆婆和20岁的丈夫相继被土匪胡肇汉杀害,人称“母子英烈”。而儿子(陆老先生)当时才十几个月大,她化悲痛为力量,拖着年幼的儿子,依然坚持斗争,直到全国解放。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两位革命妇女的合影,左:高爱妹  右:石雪珍(阿庆嫂原型)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石雪珍的丈夫,革命烈士陆义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左:石雪珍(阿庆嫂原型之一)和右:夏光(郭建光原型之一)亲切交谈


    尽管战争的硝烟消失殆尽,但那一段经历却是刻骨铭心。1995年,当石雪珍老人听说吴县市委、市政府决定选址在她家建立陈列馆时,就主动腾出房屋,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实物、史料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还不顾年事已高,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当年江抗西撤时,在阳澄湖地区留下的三十余名伤病员名单(未全)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石雪珍老人生前到学校讲革命英烈故事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阳澄湖地区革命斗争史,共10页
记载了从1937年8月13日苏州沦陷至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的革命斗争历史

    因她是亲历者,故讲述起当年的故事来是翔实生动。这一讲就是十六年,直至20123月九十三岁高龄过世。之后,这管理和讲解的任务就落到了儿子和孙女身上,让历史得以铭记,并代代相传。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新“江抗”司令夏光(郭建光原型之一)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受党委派,中共党员翁迪民(化名宫岳,曾任苏州等地县委书记)在消泾开展抗日活动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军刀和水壶


    在参观完毕,与陆智钤老人依依告别后,我们沿着新街返回,在路口看到了有一处像政府办公处的地方。走近一看,竟是“洋澄县人民政府旧址”。也是铁将军把门,但这次就只能隔着门栏朝里张望了。里面矗立着一座火炬型的石雕,上镌“洋澄县政府纪念碑”字样,右侧另有一块“洋澄县政府纪念碑”保护碑。院子的外墙上,整片印写着记载革命史迹的图文,其中一块就是宣扬“母子英烈”英勇事迹的,让过往的人们随时能了解那段历史,接受革命精神的感召和教育。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洋澄县人民政府旧址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洋澄县政府纪念碑”和“洋澄县政府纪念碑”保护碑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母子英烈(沈菊英、陆义)生平及英雄事迹介绍


    走在街上,没有喧嚣之氛,感觉一切都是静静的。确实很难想像,如此一个小乡村,竟然纷扬过战争的烽火硝烟,蕴含着真实的感人事迹。在我的眼前,瞬间浮现出一组郭建光、阿庆嫂的英雄群像,他们和那些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千秋,光耀万世。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村里仅存的老屋1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村里仅存的老屋2

【原创】放牧阳澄湖(18)《消泾村》
有座小庙,在水一方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8年元月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