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在游玩宝带公园和宝带桥时,亦曾到过澹台湖大桥东南侧的澹台湖公园。那时,公园亦为健康主题公园,沿京杭大运河南岸向东延伸,面积并不大。
去年在陪武汉和长春的博友访宝带桥时,依旧是从石湖东路折宝南路而入,直接从宝带桥的南首,走过长桥,到达其北端。至此,发现其西北侧原来乡间田埂似的小道整平了,面貌焕然一新。西面还新造了一座便桥,与澹台湖公园也接通了。于是,原来在澹台湖大桥东望,位于航道南侧的那两块类似孤岛的陆地,从此也连成了一体。

年轮广场

体重指数计算尺

体育运动雕塑

法字碑

幽廊
今年六月初,趁妻子在城南住读进修的间隙,又来到了澹台湖公园,将整个公园走了一遍。
午后的天气有些闷热,太阳也有些烤人,公园里的人并不多。健康步道以及与体育、法制相关的雕塑、器械,突出了公园的主题。

指示牌

在京杭大运河北岸观便桥

在便桥上留个长影

在澹台湖大桥上东眺

在公园内西眺澹台湖大桥
我向东越过那座便桥,走进了以前自己从未涉足过的地方。有点陌生,但又似曾相识。
以前这块区域,在宝带桥的北端可见其大致风貌,小道狭窄,坑坑洼洼,使人难以涉足。
其实,这地方曾贴近公路。以前,227省道(苏十王公路)曾纵向沿宝带桥的西侧通过。后来随着京杭大运河澹台湖新航道的开辟,为了保护古桥,东侧建了老的斜港大桥,省道改道通行。此处便成了荒野僻壤,形同孤岛。

远处宝带桥和斜港大桥清晰可见

马鞭草

紫魅

美人蕉

未名草
现在的澹台湖公园,向南与宝带桥景区连为一体,让人的感觉是好大。全部兜遍,需花些时间。
走过那座便桥,有左、中、右三条路径可到达宝带桥北首。

黄金菊

非洲菊

非洲菊

非洲菊

自由的小鸟(由四图合成)
从西而东,左边的那条,紧贴着大运河的南岸,在澹台湖口折南。中间的那条,尽头即为宝带桥北首石亭、石幢处。此两条皆为条状分布。
尤数右边的那条面积最大,几为块状形态,南北与宝带桥几乎等长。可近距离的隔水观赏宝带长桥古朴的身姿。但南端无路可达,需折北至上两条的结点处,到达桥的北首。

宝带桥西北方

宝带桥南端(西南方拍摄),右为斜港大桥

宝带桥西北方

宝带桥西南方

宝带桥北端的石亭、石幢
公园内,景色秀美,风光旖旎。草木扶疏,鸟语花香。薰衣草、马鞭草、非洲菊、黄金菊、绣线菊,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静静地开着,鸟儿也唱着欢快悦耳的歌曲。大片的湿地,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显现出浓郁的乡野风光。

宝带桥西北方

宝带桥北首

桥面石板上的浮雕

桥面石板上交叉分布的乳钉,不知派何用场

绿意满墙
古老的宝带桥,像一条玉带浮于水面,桥身上布满了岁月的包浆;重建的斜港大桥,一虹飞架,姿态飘逸,成为一道新的靓丽风景。古与今,旧与新,彼此对话,相互辉映。

隔水相望宝带桥、斜港大桥

彩虹与玉带齐彩

远眺两桥

古今对话

近观斜港大桥
走在宝带桥上,仿佛能看到历史的风尘,纤夫的足印;伫立于大运河边,不由得感慨古人的伟力,漕运的功绩。

相互辉映

斜港大桥夜景(摄于太湖东路跨河大桥)

飘逸的宝带桥(摄于斜港大桥)

宝带桥远景(摄于斜港大桥)

京杭大运河南望(摄于太湖东路跨河大桥)
宝带桥,已作为一个古迹得以遗存,载入历史。而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至今仍发挥着重要功用,造福于社会。

澹台湖枢纽北侧(摄于宝带东路跨河大桥)

在宝带东路跨河大桥上北望

远望澹台湖枢纽(摄于太湖东路跨河大桥)

宝带桥北观景平台观斜港大桥

澹台湖大桥夜景
我默默地望着那些频繁过往的航船,听着那马达发出的“啪啪啪啪”的声响,目送着它们渐渐的远去,不免有些心驰而神往了。

大运河变迁示意图

公园内的纤夫雕塑

宝带公园观斜港大桥

京杭大运河主航道在这里拐了个弯(摄于宝带公园)

观景平台上赏宝带桥

行者的长影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7年6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