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杂谈:《套牢与割肉》

(2017-05-29 16:36:53)
标签:

原创杂谈

套牢

割肉

股市

情感

分类: 世事洞明

【原创】杂谈:《套牢与割肉》

       套牢与割肉,这组股市中的专用术语,我相信,对于股市中人,是大抵不会陌生的。我还相信,为股之人,大家也绝不会喜欢套牢,尤其是割肉的感觉,但又不得不随时面对它。

    如果说前者是钝刀凌迟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快刀割舍了。

    套牢,分浅套和深套。割肉,亦有轻重之别。浅套时割之,谓之轻;深套时割之,谓之重。前者触及皮毛,后者伤至筋骨。

    明白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割肉早,损失少;糊涂人,执迷不悟,直至深套,割不动肉。但无论何种程度的割肉,若无壮士断腕之勇气,皆不得而为之。

    常言道,世事难料,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往往不是绝对的。有的人风吹草动即惊心,一割就涨,抛在了地板上;有的人死猪不怕开水烫,守得云开日出,说不定套住了一只金戒指,抑或金手镯、金项链。

    由此可见,人各有命,造化不同啊。

    我于股市,至今二十四年。对于这些道理,何尝不懂?但在行动上往往是愚钝和迟疑的。比起我原来同室操股,有的至今仍以此为生存之道的好友来,没有嫉妒,没有恨,唯有羡慕和钦佩。

    股市中如此,而现实生活中,人似乎生来就与套牢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以见得?

    孩童时期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本应天真烂漫的时光,被各种兴趣班、启智班所消磨,这是一种套牢。

    学生时代吧,不断应付各种繁杂沉重的功课和名目繁多的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这又是一种套牢。

    工作时期吧,成天打拼于职场,忙碌于各种事务,甚至经常加班加点,透支了体力和健康,这还是一种套牢。

    结婚成个家吧,被婚姻的枷锁套牢;生儿育女吧,被儿女套牢;有了第三代吧,被隔代套牢。

    哪怕是个人有个兴趣爱好,譬如养个鸟啊,养个鱼,种个花啊,弄个草,也有套牢之虞。考虑到日常的饲养和侍弄,出个远门也不放心,时间长了牵肠挂肚。

    又譬如开个博(客),玩个微(信)什么的,这又是一种套牢。这种筑巢引凤,抛砖引玉,沟通博友和微友彼此间的感情,加深互相间的友谊的方式,交往时间久了,大家虽身处天南海北,心里却又多了一份牵挂。

    这种网络隔屏交流的方式,空间不成问题,时间倒有牵制。你不能太拿它当回事,但又不能不拿它当回事。点个赞应表谢意,有留言理当回复。礼尚往来,交流融通。虽说是乐在其中,但毕竟占用了你不少的时间,颇有些作茧自缚的意味。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看来,有些套牢是自找的。无所欲,则无所套。但兴之所至,趣之而来。否则,生活的色彩会逊色很多。

    套牢,套牢,一套就牢。

    随着年龄的增长,套牢的广度逐年扩大,深度且有越套越深之感。

    有些套牢,到了一定时期,似乎就自然解套了,比如孩童和学生。但有些套牢,却要伴随你大半辈子或一辈子,比如工作和婚姻、亲情、友情。

    倘若要解套,自然要割肉。工作上便有了跳槽和单飞,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换了一个环境,又面临新的套牢。循环往复,直至退休。

    若是婚姻走到了尽头,就有了离婚,这是割肉解套的另一种形式。其中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却是无奈的。但无论如何,好聚好散,总比同床异梦,一直僵在那里好。

    至于家属中的亲情维系,比如父母、配偶、子女、第三代等,这是更深层次上的套牢。这种套牢,似乎从开始就不指望解套。时间越长,亲情越浓,套牢越深,这种套,一套便是一生。套得你心甘情愿,难以摆脱,直至生命终结的那个时刻。

    再说到朋友之间的关系,与其有些相似,但似乎更为复杂。

    人生在世,免不了交友,以求得一二知己。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套牢。朋友之间,无论男女,热诚相待,真情付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友情的最高境界。这种套牢是甜蜜的,温馨的,心中的感觉就是但愿套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有些朋友并非如此,有事有人,无事无人,时过境迁 ,形同陌路。用句时兴的网络语来说,叫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让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事已至此,割弃也罢。

    更有甚者,有些损友,动机不纯,朋友是用来利用和出卖的。比如躲在阴暗角落的告密者,背信弃义的借钱者,暗箭难防,但明枪也难躲。前者让你刻骨铭心,死不明白;后者让你事与愿违,欲哭无泪。不借吧,伤了朋友感情;借吧,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或者是借咯辰光一只面孔,还咯辰光一只面孔,千年不赖,万年不还。这种死套,让你束手无策,懊悔不已。

    若干年前,曾读过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作品通过对胆小怕事,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和扼杀新思想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形象的描写,从而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造成的恶浊黑暗的政治空气,批判了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反动势力,并暗示出反动势力最后覆灭的命运。

    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套牢。若欲解之,必然要脱胎换骨,甚至付出多少人生命的代价。

    当我们在股市中对手中某套牢之股票心灰意懒,萌生厌恶,终于忍不住割肉时,而亲情之套,却是万万割不得肉的。这一刀割下去,那不仅是血淋带滴的事,还将使你的生活失去了光彩,生命也失去了意义。

    唉,看来套牢之词,每人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其犹如围城之意,套牢的人想出来,没套的人想进去。

    至于套中人,当你挥起手中之刀时,应再三考虑清楚,十分郑重其事,有些套牢,是绝不能一割了之的,也是绝非一割就能了之的。

    文中所述,对于那些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的一如既往,义无反顾者,不在此例。

 

                                                                  写于2017年5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